根據技術和能源發展的需要,今年初,歐盟又進一步修訂了風電發展計劃和目標,要求到2010年風電裝機容量達到8000萬千瓦,比1997年提出的目標翻了一番,并且提出到2020年風電裝機達到1.8億千瓦,發電量達到4300億千瓦時,分別占歐盟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的20和12;2030年風電裝機容量要達到3億千瓦,發電量要達到7200億千瓦時,屆時分別占歐盟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的35和20.在不太遙遠的未來,風電將成為歐盟的重要替代能源。
2 風電技術迅速發展、成本持續下降
通過不斷努力,歐洲風電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在推動技術進步的同時,還有效降低了風電成本。自90年代兆瓦級風機出現以來,1.5兆瓦及以上的風機基本上壟斷了歐洲風電的市場,歐盟委托歐洲風能協會制定風機發展的標準和認證體系,協調各個風機制造商,在技術創新的同時,把相對穩定機型和頻譜、避免機型出現混亂、增加零部件的通用性和互換性、提高可靠性和穩定性、降低發電成本作為重要目標。根據歐洲風能協會的測算,陸上風電的投資成本在800-1150歐元/千瓦,發電成本在4-6歐分/千瓦時之間,海上風電的投資和發電成本分別比陸上高出50-100,投資成本在1250歐元-1800歐元/千瓦,發電成本在7.1-9.6歐分/千瓦時之間,依據資源條件不同而有所變化。
最近,世界風能理事會對進一步降低風電成本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他們認為:風電成本下降,60依賴于規模化發展,40依賴于技術進步。過去的風電成本下降更多的是依據技術進步,以后風電成本進一步下降則更多的是依賴于規模化、系列化和標準化。例如維斯塔斯的新型3兆瓦風機,由于采用新的材料和翼型,大大降低了葉片重量,從而有效降低了整機的重量,與其90年代開發的2兆瓦的風機相比,容量提高了50,重量不僅沒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盡管目前其單位千瓦的售價還沒有降低,但是,一旦大規模投入市場,通過規模化、系列化和標準化,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售價,從而降低發電成本。世界風理事會估計到2020年,陸上風機的總體造價還可以下降20-25,海上風電的造價可以降低40以上,發電成本可以同幅下降。
3 歐洲依然是全球風電發展的主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