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處受熱不同,產生溫差,從而引起大氣的對流運動形成風,其攜帶的能量即風能。風吹動風機旋轉從而帶動發電機旋轉發電稱風力發電即風電。風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是一種不產生任何污染排放的可再生自然能源。與太陽能、生物、地熱和海洋能發電相比,風電是當前技術和經濟上最具商業化規模開發條件的新能源。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要實現2020年我國GDP翻兩番的宏偉目標和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僅靠常規能源難以解決能源和電力短缺。占電力供應70%的煤電燃料——煤炭,探明的剩余開采儲量為1390億t,按2003年開采速度16.67億t/a,僅能維持83a,還將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我國的石油資源不足,天然氣資源也不夠豐富,天然鈾資源短缺。我國水能資源經濟可開發量為4.02億kW,年發電量1.7萬億kW h,再經過20~30a的開發,70%左右將被開發完,僅靠水能是解決不了我國電力短缺的。
我國的風能資源十分豐富,根據國家氣象局估計,我國10m高度以內可開發利用的地表風電能源約為10億kW,其中陸地2.5億kW,海上7.5億kW,如果擴展到50~60m以上高度,風力資源將有望擴展到20~25億kW。因此,風力發電是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而重要的選擇。
風電機組(主要指并網風電機組)是風力發電的核心設備,其投資約占總投資的60%~80%。風電機組的生產和制造水平也是反映一個國家風電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由進口轉化為國產,可大大降低風電廠的投資,從而有力地促進風電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