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棄風”現象部分存在、風電標桿電價不斷下調的背景下,張家口風電試水電力市場直接交易無疑為解決風電及可再生能源消納打開了一扇窗,趟出了一條路。
風電市場交易價格僅到上網電價十分之一 可以說是很清潔實惠了!
從最終的成交價來看,0.05元/千瓦時的價格僅為當地標桿上網電價的1/10,風電企業參與市場交易或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對整個行業而言,這一試水印證了緩解棄風限電、改善新能源消納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也為“市場電”打開了一個突破口,關鍵看我們有沒有勇氣打破阻礙可再生能源應用的制度藩籬,能否以創新思路構建適應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消納的新體制。
目前,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超過1100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將達到200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400億千瓦時以上。除了加快外送通道建設外,當地創新構建“政府+電網+發電企業+用戶側”的四方協作機制,由交易平臺負責用戶側的準入注冊管理,與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簽訂保障小時數以外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收購協議,與用戶簽訂可再生能源電力銷售協議;交易價格根據市場供需和成本確定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價格,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上網的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和適應可再生能源消納的需求側電價機制。
顯然,張家口作為國務院批復的全國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其意義并不僅僅在于要建設多大規模的風電和光伏基地,實現多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更在于為打破風電和可再生能源消納的機制體制瓶頸試水和探路,為困擾風電行業的棄風限電問題尋找破局之道。
除了機制創新外,在更高層面的制度創新上,借助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政策紅利,張家口更應在率先深入實施電力市場體制改革,建立適應可再生能源大規模融入電力系統的新型規劃管理體制、電力市場體制,建立健全新能源無歧視、無障礙上網制度等方面起到引領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