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99国产精品免费-久久999精品-久久99爱视频-久久99操-国产成人综合高清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看資訊 >其他消息 > 中海油二次進軍風電,卻已失去了一個時代

中海油二次進軍風電,卻已失去了一個時代

2019-07-05 來源:新浪財經 瀏覽數:581

曾為傳統能源企業的轉型標桿,又因決策失誤淪為新能源行業后進者的中海油,正式再戰風電市場。

  曾為傳統能源企業的轉型標桿,又因決策失誤淪為新能源行業后進者的中海油,正式再戰風電市場。
  7月2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中海油融風能源有限公司(簡稱“海油融風”)于上海正式掛牌成立。這意味著,中海油這艘能源巨輪在海上風電等新能源領域的按鈕正式重啟。
  然而,此時的中國海上風電正處于爆發期,優質的海上風電資源也基本被幾大巨頭瓜分完畢。
  更嚴峻的是,自2019年起,海上風電全面開啟競價模式,上網電價下調已成定局,中海油此時進軍海上風電,顯然已經錯失良機。
  令人惋惜的是,中海油并非故步自封的傳統企業。早在2004年,中海油就已經涉足新能源產業,是這一領域實實在在的先驅和開拓者。
  那么,作為中國最早的新能源開發企業之一,中海油為何會淪為后進者?當年紅極一時的“海上風電引領者”又為何會錯失發展良機?
  01、中海油新能源“發展史”
  把時間撥回2006年6月,中海油總部決定成立新能源辦公室,并將海上風電列為“未來30年中海油的重點投入”領域,開始提前布局海上風電資源。
  2007年11月,中海油將新能源產業進一步加強,投資并自主設計建造的中國第一座海上風電成功并網發電。隨后,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經過6年多發展,中海油新能源的業務已覆蓋風電、煤制氣、動力電池、生物質能、太陽能(3.280, -0.03, -0.91%)及氫能等多個領域。在其業務版圖中,地位最重要的三大板塊即:風電、煤制氣、動力電池。
  而提到中海油的新能源版圖,就不得不從其背后的“操盤手”傅成玉說起。
  十七大期間,時任中海油總經理的傅成玉表示,中海油的定位是一個能源公司,而不是石油公司,未來公司將重點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領域的新產業。
  可以說中海油的新能源版圖是傅成玉一手打造的,在其大力倡導下,中海油新能源的風電產業不斷壯大,戰略陣地也逐步從海上延伸到陸地。
  2009年12月,內蒙古化德風電項目完成調試并網發電,每年向蒙西電網輸送1.3億千瓦時綠色電能。“那一年是中海油新能源公司的鼎盛時期,在風電和生物質能領域都取得了不俗成績”,當時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內部人士向能見透露。
  在一切都向著當初傅成玉設定的方向發展時,突然的調任打亂了中海油新能源發展的步伐。
  2011年4月,傅成玉調往中石化擔任董事長,原中石油副總經理王宜林接手中海油董事長。
  王宜林接任后中海油新能源的發展方向出現細微變化,在新能源領域內的投資開始收縮。中海油總公司對風電業務的描述也從之前的“精細化管理作保證的‘大干快上’”,悄然轉變為“進一步進行優化重組,確保早日實現投資回報”。
  2012年,中海油新能源實現了六年來的首次盈利993萬元。而彼時的國際油價高企,年度平均油價高達112美元\/桶,創出歷史新高。
  在中海油“2013務虛會”上,董事長王宜林對新能源亦只字未提,這與前任總經理傅成玉形成鮮明對比。
  最終,已經“失寵”的中海油新能源公司于2014年1月解散,相關項目和股權出售轉讓。
  02、探尋中海油新能源的“沒落”
  對于中海油放棄新能源的原因,或許可以將其歸咎為換帥與逐利。
  彼時,相較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三桶油”中實力最弱。其獨有的海上對外合作專營權也于2009年被打破,發展新能源成為中海油的“新機會”,傅成玉正是看到了這一“新機會”,才將新能源業務列為未來發展的重點。
  傅成玉堅定的認為,中海油有兩個“刻不容緩”。一是更充分地開發海洋油氣資源,從淺水走向深水,從300米水深向3000米水深進軍;二是在發展傳統能源的同時,加快清潔綠色低碳能源的開發和循環經濟的發展,探索新產業,推動產業轉移。
  然而,自從2011年傅成玉調離起,中海油開始放緩新能源領域的投資,2012年后,再也不見中海油大會小會講新能源公司的重要性,而且逐步暫停了這方面的投資。2014年,中海油開始大幅剝離風電業務,并提出將油氣主業擺在突出位置,新能源公司也隨之解散。
  在業內人士看來,后來掌管中海油的王宜林更加注重傳統的油氣資源的開發,而且當時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對于一家石油公司而言,油氣的高額利潤遠超過新能源公司微薄的利潤。
  其實,自2011年風電行業在經歷了5年高速發展后,就已經急轉直下,迎來了一輪寒冬。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1年度,全國風電棄風限電總量超過100億千瓦時,平均利用小時數大幅減少,個別?。▍^)的利用小時數已經下降到1600小時左右。
  超低的風電招標價格讓中海油無利可圖,而已開工的項目也不得不遭遇因電網配套跟不上等問題被迫“棄風”。同時,新能源產業開發啟動不久,生產裝備成本、工藝等成本較高,當時無論光伏組件、整機、儲能、動力電池的成本都居高不下。
  由于當時新能源領域并沒有可以實現的盈利環境,不論政策法律環境還是硬件設施都不具備合適的投資環境,中海油新能源公司除了2012年盈利993萬元外,其他年份均處于虧損狀態。
  這些因素也讓公司決策層后來把專注重點轉回到油氣上來。
  “中國海油開發新能源不是作秀,而是踏踏實實做項目。”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唯一一任總經理鄭長波在2009年內蒙古化德風電項目并網發電時表示,“要用10年左右的時間,把新能源產業打造成中國海油的支柱產業之一”。
  可惜的是,中海油新能源沒有迎來他所謂的“10年”,2013年底,鄭長波被調離中海油新能源公司。2017年,這個懷揣新能源夢想的管理者從中海油辭職。
  03、重啟新能源產業已“錯失良機”
  隨著海油融風在上海掛牌成立,中海油也正式重啟了以海上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領域業務。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至2019年,在中海油新能源解散的這5年時間里,中國風電產業高速發展。
  特別是海上風電,2015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36萬千瓦,2018年新增裝機165.5萬千瓦,三年復合增長率高達66.3%。
  較早進入海上風電行業的開發商經歷了高補貼紅利期,已迅速發展壯大,況且海上風電資源有限,大部分有利資源早已被幾大巨頭發電商占下。
  當前,風電平價時代已經到來,海上風電行業正逐步退補。
  相比于過去標桿電價時代“閉著眼睛都能掙錢”的紅利期一去不復返,競價時代的到來,無論是整機商、開發商、零部件供應商、運維服務商等企業都需要面對精細化的考驗。這對于已在風電行業摸爬滾打數年的企業而言,都不是件易事,更何況曾“折戟”于風電行業的中海油。
  5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發改價格[2019]882號)(下稱《通知》),明確了2019-2020年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新核準項目的電價政策,以及之前核準項目所適用的電價。
  此次《通知》中將2019年符合規劃、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新核準近海風電指導價調整為每千瓦時0.8 元,2020年調整為每千瓦時0.75元,年均降幅6%左右。
  近海風電競爭配置上網指導價目前是所有風電項目中最高的,為早日完成裝機并網獲取高電價補貼,海上風電行業正處于熱火朝天的搶裝中。
  目前中游設備制造廠商訂單大增,然而葉片、塔筒、軸承等零部件產能不足,交貨較慢,已成制約裝機容量上升的最大因素。各大整機商供應鏈產能已經被巨頭開發商綁定,而剛剛重啟海上風電的中海油毫無供應鏈優勢可言。
  隨著國家加快能源革命進程的加快,國家明確提出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超過一半的既定目標,逐步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費比例已成為不可逆的大勢,因此各大發電集團都亟需尋求戰略轉型。
  2019年初,華能、國能投、國電投、三峽等發電集團紛紛宣布加大海上風電等新能源板塊的投入,留給中海油的空間已經不多了。
  作為曾經的能源轉型標桿企業,在海油融風正式掛牌之前,中海油方面已經在海上風電方面有所動作。2019年1月,在中海油的2019戰略展望溝通會上,公司CEO袁光宇就表示,公司正在海上風電方面進行嘗試。“中海油在海上風電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他說。
  如今,中海油已經正式二次進軍海上風電領域,但在錯失了政策紅利時代,錯失了積累風電開發運營經驗,錯失了儲備技術和人才的情況下,中海油能否在競爭激烈的風電行業,站穩腳跟?我們不得而知。

【延伸閱讀】

宋海良與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會談,深化新能源等領域合作

首個“136號文”細則出來了!山東率先出臺全國首個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細則!

首個136號文省級執行文件征求意見!山東打響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第一槍”!

甘肅遠景能源助力民勤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

華潤電力東北新能源公司樺南300MW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

權威數據!2025年3月全國新能源并網消納情況

京能國際與黑龍江綏化市人民政府舉行會談

內蒙古新能源突泉項目二標首臺風機成功并網發電

湖北能源宜城新能源百萬千瓦基地又一風電首并!

避免“帶病入網”!江蘇能源監管辦: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涉網安全能力!

內蒙古新能源突泉項目二標首臺風機成功并網發電

哈密用"風電+儲能"組合拳打造中國新能源樣本

不超0.24元/千瓦時!內蒙古鼓勵電力用戶與新能源發電企業簽訂多年期購電協議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與遼寧省鞍山市深化合作

甘肅建投與中核匯能有限公司洽談!共同促進新能源項目落地

新疆能源集團新能源研究院承建的3.575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首臺風力發電機組吊裝順利完成

豐電能源公司內蒙古察右中旗96萬千瓦靈改配置新能源項目首臺風機基礎成功澆筑

貴州新能源大會簽約15億元 布局風電全產業鏈

山東能源集團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運營!

京能國際與新霖飛能科舉行會談

閱讀上文 >> 50MW!聚智西華逍遙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完成
閱讀下文 >> 到2030年全球有望新增海上風電裝機200GW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157gl.cn/news/show.php?itemid=55392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