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4-04-30 來源:鑒衡認證 瀏覽數:672
旨在加強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生產企業對標準的理解與應用,促進企業掌握自身產品“含碳量”的算法,推動行業在國家“雙碳”發展戰略下的可持續發展。
2024年4月27日下午,鑒衡認證受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特別邀請,出席全國玻璃纖維行業2024年工作會暨系列活動之“標準研制與宣貫會”。在本次活動上,鑒衡認證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事業部高級技術經理韋心元作為邀請嘉賓進行了碳足跡基礎知識專題培訓,并宣貫團體標準《產品碳足跡 產品種類規則玻璃纖維紗》,旨在加強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生產企業對標準的理解與應用,促進企業掌握自身產品“含碳量”的算法,推動行業在國家“雙碳”發展戰略下的可持續發展。
鑒衡認證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事業部高級技術經理韋心元進行碳足跡基礎知識專題培訓和標準宣貫現場
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隨著我國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標準化工作在推動行業規范管理和創新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與鑒衡認證在玻璃纖維行業的標準研制領域合作已久。經過前期的研究和探討,2024年4月,鑒衡認證參與起草的團體標準《產品碳足跡 產品種類規則 玻璃纖維紗》正式發布,該標準是玻璃纖維行業碳排放系列標準中的基礎性標準文件之一,同時也是國內首個針對玻璃纖維行業的產品碳足跡標準,填補了行業空白,為后續玻璃纖維行業碳減排標準體系建設奠定基礎。與此同時,鑒衡認證參與起草的團體標準《玻璃纖維電子布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和《低碳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璃纖維紗》也正在編制過程中。
標準研制與宣貫會現場
鑒衡作為專業權威的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一直致力于聯合行業內相關企業,從產業鏈、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等角度不斷探索與實踐,協助企業創造價值,助力行業良性發展。未來,鑒衡認證始終與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共同攜手,相互支持,竭盡全力為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發展與進步努力。
鑒衡CGC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服務
鑒衡認證中心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CC&SS)服務始于2008年,依托中心在低碳節能行業的多年積累、對可持續發展政策與商業發展的理解和洞見,重組并拓寬相關業務,旨在為客戶提供負責任、專業、高質量服務,攜手為中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30﹒60” 氣候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
資質列舉
● 工信部認可的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評價中心
● 工信部認可的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機構
● 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全國節能量審查機構
● 北京/廣東/山東/河北/內蒙古等省(市/自治區)認可的碳核查機構
● 北京市經信局認可的綠色數據中心評價機構和綠色診斷服務機構
業績介紹
● 多項碳中和咨詢服務
● 多項產品碳足跡/EPD服務
● 多項綠色制造評價服務
● 多項綠色電力消費評價及課題研究
● 超1300例節能量審核項目經驗
● 超1000例企業碳核查項目經驗
ESG服務
以“為行業進步提供解決方案”為出發點,結合多年綠色低碳服務經驗,提供“站在客戶身邊”的ESG顧問服務。典型服務包括:
● 報告編制與鑒證
● 對標、評估與診斷
● 提升項目設計與實施
碳中和服務
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準確、全面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為客戶提供符合標準兼具可行性的“碳中和”方案。典型服務包括:● 碳達峰、碳中和規劃與實施● 溫室氣體排放核算● 科學碳目標等國際倡議協助產品全生命周期評價依照國內外標準,開展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協助企業分析產品生命周期碳排放及其他主要環境影響情況,減少產品環境足跡。典型服務包括:
● 產品碳足跡核算
● 產品EPD核算
● 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報告驗證
碳市場與碳交易支持長期跟蹤國內外碳市場運行情況,關注國家碳交易市場建設進程,跟蹤并深入分析相關政策法規,為各類客戶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典型服務包括:
● 碳排放履約風險分析與管控
● 碳交易策略制定與交易協助
● 潛在碳資產盤點與開發管理
綠色制造評價
參編綠色設計產品評價、綠色供應鏈管理、綠色供應商評價等多項標準,并長期提供綠色園區/工廠/產品、綠色供應鏈/商評價等服務。典型服務包括:
● 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評價
● 綠色供應鏈、綠色供應商評價
● 企業綠色診斷
綠電消費評價
編制《綠色電力消費評價技術規范》,對組織、活動的綠電消費水平進行量化、評價和報告,滿足客戶對自身綠電使用的溯源和披露需求。典型服務包括:
● 綠色電力消費評價
● 綠電消費方案建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157gl.cn/news/show.php?itemid=73877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東方風力發電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