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5-05-09 瀏覽數:22
汕頭市已建立“實驗室-學科專業-產業平臺”三位一體的創新體系,未來將通過設備共享平臺實現科研資源全域調配,推行“校企聯合教學班”實現招生招工無縫銜接。隨著協同創新基礎設施、國際海上風電培訓中心的投用使用,汕頭這座全力奔赴“3060目標”的活力之城,正以產學研深度融合書寫海上風電的中國方案
從汕頭市有關方面了解到,在“雙碳”戰略引領下,汕頭市正以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引擎,通過設立重大科研平臺、首創特色學科專業等創新舉措,助推汕頭海上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隨著多個海上風電實驗室掛牌啟用、汕頭首個風電場機電運維專業落地,汕頭市已構筑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產業應用”的完整創新鏈條,汕頭海上風電產學研融合邁入新階段。
汕頭市已建立“實驗室-學科專業-產業平臺”三位一體的創新體系,未來將通過設備共享平臺實現科研資源全域調配,推行“校企聯合教學班”實現招生招工無縫銜接。隨著協同創新基礎設施、國際海上風電培訓中心的投用使用,汕頭這座全力奔赴“3060目標”的活力之城,正以產學研深度融合書寫海上風電的中國方案
三大重點實驗室領航風電科技前沿
在汕頭大學海上風能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正為漂浮式風機研發“健康監測系統”,這項工作正與華能集團聯合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標志著汕頭在深遠海風電領域取得關鍵技術突破。此外,汕頭大學海上風能重點實驗室同步開展近海固定式風機基礎可靠性與動力學風險分析、深遠海漂浮式風機剛柔耦合多體動力學與動態穩定性、海上風電場的智能運維與全壽命周期管理等課題研究,這些研究將系統性提升海上風電產業技術能級。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海上風電資源及應用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已啟動風電場智能運維研究,其自主研發的無人機大氣顆粒測量儀亮相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成果展,展現汕頭智造硬實力。
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下設新能源材料與發展研究中心,重點突破電解水制氫、制過氧化氫等風電消納技術,為綠氫產業鏈延伸提供科學支撐。目前,正與汕頭華電發電有限公司推動合作“促進海上風電和火電耦合發展的新型電解水示范項目”。
特色學科培育風電生力軍
瞄準產業人才缺口,汕頭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機電一體化風電方向,與上海電氣共建實訓基地,學生可實操風機整機裝配,打造整機全鏈條實訓條件。汕頭技師學院更是創新設立風電場機電設備運行與維護專業,首批新生將獲得華潤新能源公司提供的退役風機進行沉浸式教學。
華潤新能源(汕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國際海上風電培訓中心正建設海上安全救生實訓場館、直升機水下救援實訓平臺、登高實訓平臺、機艙實訓平臺以及航海仿真平臺等,畢業生可同步獲取GWO、OPITO國際認證,實現“持證出海”。
校企協同創新破解“卡脖子”難題
汕頭市正在建設的40MW級風電機組電氣及動力學六自由度實驗平臺,突破75MNm級扭矩加載、120MVA電網模擬等“卡脖子”技術,可為大兆瓦機組提供驗證場景。這個已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制造技術與重大裝備”重點專項2024年度項目,已吸引汕頭大學、上海交大、華南理工等頂尖院校共建科研聯合體,共同解決科研基礎設施研發和應用中面臨的關鍵技術難題。
近年來,汕頭市在推進海上風電產業產學研合作中企業出題、院校解題的協同機制成效顯著:大唐新能源與汕大共建的海洋牧場示范項目,創新實現"風電+養殖"立體開發,預計2025年8月建成投產;京能、華潤、綠動南方等企業聯合高校正探索在深遠海合作共建“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示范項目,形成“資源-產業-生態”閉環發展模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157gl.cn/news/show.php?itemid=79372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東方風力發電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