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3-08-18 來源:藍水LAB 瀏覽數:386
2023 年上半年,歐洲新建了 2.1 GW瓦的海上風電項目。在去年推遲之后,又做出了 5GW的最終投資決定。但這仍是歐盟的一廂情愿,最
2023 年上半年,歐洲新建了 2.1 GW瓦的海上風電項目。在去年推遲之后,又做出了 5GW的最終投資決定。但這仍是歐盟的一廂情愿,最重要的是,海上風電供應鏈和物流鏈急需新的投資,而歐盟的《凈零工業法》目前的形式無法實現這一點。拍賣設計是另一個紅燈:政府必須允許成本指數化,避免無上限的負向競標(隨著海上風電市場的成熟,近幾年歐洲開始采用負向競標模式:Negative bidding,負向競標意旨開發商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以獲得風場開發資格)。
2023 年上半年,歐洲新安裝了 2.1GW的海上風電,使其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 32 GW。其中一半以上在荷蘭。其余分布在英國、德國和挪威。
這低于實現歐洲能源和氣候目標所需的水平。由于政府突然干預電力市場造成的監管不確定性,2022 年的投資被推遲。因此,歐洲需要迎頭趕上。
從現在到2030年,歐盟平均每年應建設11吉瓦的海上風電。很顯然,在這十年的后半段,將會建造更多的海上項目。但歐盟目前的速度(2023 年上半年為 1.4 GW)仍低于標準。
需要對海上風電供應鏈進行投資;新西蘭風能協會(NZIA)做得不夠
歐洲需要擴大其海上風電供應鏈,以支持這一大幅增長。但對工廠、勞動力和基礎設施的必要投資也不夠快。海上風機基礎的生產和安裝船只的供應已經出現瓶頸。此外,還需要新的風機和電纜工廠。此外,還需要投資 90 億歐元建設港口基礎設施。還需要對新的電網連接進行大量投資。
歐洲需要完善其法規(如許可和市場設計),為此類投資提供商業理由。此外,還需要公共支持。但歐盟的 "綠色交易工業計劃 "和 "凈零工業法案 "目前還不夠完善。歐盟需要提供資金,幫助擴大供應鏈,而不僅僅是資助創新。各國政府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歐盟國家援助規則中新的靈活性來支持投資。競拍規則需要獎勵在供應鏈彈性和其他增值領域的投資。
競拍設計的重要性
各國政府還必須做好核心競拍設計。
它們需要將拍賣價格完全指數化,以涵蓋拍賣與實際采購設備之間的通貨膨脹。在過去兩年中,海上風力渦輪機的成本增加了 40%。如果政府不認識到這一點,就會失去項目,就像英國失去 Vattenfall 的 Boreas 海上風電項目一樣。
那么,政府就不能受 "無上限負競標 "的誘惑,即要求開發商為建造海上風電場的特權支付盡可能多的費用。在今年迄今為止獲得的 12GW海上風電項目中,有 60% 是以不封頂的負競標方式獲得的。但開發商愿意支付的金額巨大,在德國,每GW風電場超過 15 億歐元。這大大增加了風電場的建設成本,開發商將不得不把這些成本轉嫁給電力消費者和/或供應鏈,而這兩者都已陷入困境。
投資活動復蘇緩慢
去年,歐洲沒有一筆新的大規模海上風電投資。由于通貨膨脹增加了項目成本,投資者又受到政府干預電力市場的影響,最終投資決策(FID)被推遲。今年情況有所好轉。六個大型項目已完成最終投資決策,投資總額達 150 億歐元,新增裝機容量達 5GW。但仍有一些投資被推遲,許多投資者仍然猶豫不決。
漂浮式海上風電的進展
今年新建成的海上風電場之一是挪威的 Hywind Tampen 漂浮式海上風電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浮式風力發電場,總裝機容量為 95 MW,使歐洲的浮動風力發電總容量達到 208MW。
這只是一個開始。法國正在拍賣布列塔尼近海的一個 250MW浮式風力發電場,并計劃明年進一步拍賣。目前,英國和南歐也在開發數千兆瓦的浮式風電場。葡萄牙正在籌備首次浮動風電拍賣。
浮式風力發電使那些擁有較深海域(水深超過 60 米)的國家能夠開始進行海上風力發電。歐洲可以確信,到 2030 年將有 3-4 GW的浮式風能投入使用。如果各國政府以正確的政策來支持其擴張目標,那么歐洲屆時將擁有 10 GW 的浮動風力發電量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157gl.cn/news/show.php?itemid=69666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東方風力發電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