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電力保供迎峰度夏關鍵時期,7月19日14時30分,前不久完成吊裝的全球首臺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在三峽集團福建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為我國優化能源結構和電力保供再添利器。
該機組年均生產“綠電”超過6600萬千瓦時,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已投產的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單位兆瓦重量最輕的海上風電機組,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研發制造及運營能力再上新臺階,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下一步,16兆瓦機組將在三峽集團建設的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實現批量化應用,推動集中連片規模化開發海上風電、實現海上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目前全球市場上近六成風電設備產自中國,截至2022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57.6吉瓦,我國累計裝機容量達30.51吉瓦,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3%,我國風電設備出口快速增長,累計出口容量1193萬千瓦,已覆蓋49個國家和地區。
在漢央企三峽集團是國內最早進行海上風電開發的央企之一,其所屬三峽能源已經并網運行的海上風電裝機近500萬千瓦,位居國內第一。
此次并網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是全球首臺16兆瓦商業化示范應用機組,在風機主軸承、葉片和傳動鏈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具有國產化率高、數字化程度高的特點。
該機組所處海域全年6級以上大風達300多天,7級以上大風達200多天,年均風速超過9米每秒,海上風電年均可利用小時數達3500小時至4000小時,風資源條件優異,為大容量風電機組批量運用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16兆瓦機組葉片長、容量大、發電效率高,能夠將福建優質的風資源充分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綠色清潔電能。該機組將在商業運行過程中全面檢驗各項設計性能,為今后16兆瓦海上風電大機組規模化批量應用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