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泰安市實施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以來,市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堅持打造區域性小產業鏈,不拘一格地構建一個個價值共享聚合體,以燎原星火,匯聚產業鏈發展洪流。
產業鏈上的“鎮發展”
產業鏈積極引導和支持,讓企業在互為“鏈主”、互為上下游的過程中立起來、活起來、強起來,以空間優勢提升市場優勢。玻纖產業是新泰市宮里鎮的特色支柱產業,2019年,宮里鎮被省經濟學會評為“山東玻纖產業綜合實力第一鎮”。自市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組建以來,產業鏈專班積極走訪企業,與中小企業家開展座談交流,鼓勵和引導企業不論規模大小、成立早晚,都要互相握緊拳頭,互為“鏈主”、互為上下游,共同樹立技術協作、信息共享、市場幫扶、人才共通的區域發展理念,以空間的聚合優勢提升市場優勢。截至目前,在區域半徑不到5公里的范圍內,玻纖產業中小企業達18家。各企業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壯大,構建起一條動態穩定又活力迸發的新型產業鏈。
產業鏈上的“鎮經濟”
產業鏈不斷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體制機制,提高產業鏈特色鎮產業層次,通過小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提升產業鏈“鎮經濟”,打造產業鏈基礎和優勢。2020年以前,宮里鎮的玻纖產品以制球、拉絲等初級產品為主。產業鏈堅持創新驅動,積極做好補鏈、延鏈工作,不斷擴大上下游業務范圍,逐步構建起石粉加工—制球—拉絲—織布—玻纖制品的相對完整的產業鏈結構。產業的協同發展,大大降低了原料采購和產品運輸的成本。據統計,玻纖產業全流程可降低運輸成本2400萬元,切實擴大了產品的利潤空間,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2022年,玻纖企業年產玻璃球8萬噸、玻璃纖維紗1.2萬噸、玻纖布480萬米、纖維帶4800萬米,吸納就業1600人,實現工業總產值4.38億元。
產業鏈上的“鎮幫扶”
產業鏈是企業的集合,企業是產業鏈的載體。工業強,則經濟強。為企業服務就是為經濟服務,為地方發展服務。在有形服務方面,產業鏈專班協調宮里鎮有關部門,為天泉特種玻璃纖維布生產項目在規范程序流程中減免未批先建罰款40萬元,為企業再上新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產業鏈專班圍繞項目聚集區建設,盤活工業用地100畝;協調行政審批等部門,加快新泰天泉玻璃纖維有限公司企業不動產證辦理等。在無形服務方面,產業鏈專班了解到新泰市羊流鎮鑫恒新型材料公司的一個上游客戶是宮里鎮齊陽玻纖公司,新泰市開發區春潮色母料公司與鏈上企業新水管業公司擁有購銷關系,產業間存在明顯的跨區域鏈接關系。產業鏈專班依托市產業鏈商會(協會),以齊陽玻纖公司為節點,成立小區域玻纖行業協會,實現了企業間的緊密合作、資源共享,推動企業提檔升級。
產業鏈上的“鎮心聲”
產業鏈專班依托微信群,設立產業鏈“心聲園”,讓企業家結合實際,隨時吐露心聲,產業鏈專班及時做好溝通和反饋工作。齊陽玻纖公司是一家在當地發展了20余年的玻璃制球企業。據企業負責人介紹,企業發展到今天,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扶持和朋友的幫助。尤其是泰安實施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并組建產業鏈以來,企業家明顯感覺到單打獨斗很難實現長久發展,只有積極開展合作,避免同業競爭,才會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很多企業都是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上,無法和大企業相比,要想實現更好發展,就要彼此握緊拳頭。我們會適時圍繞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引導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用產業聚集的優勢,吸引高端人才,努力拉近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的距離,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新泰市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專班負責人張勇說。
市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圍繞全鏈條高質量發展,培塑全域發展活力,在大力支持龍頭企業發展的同時,持續關注區域性中小企業的發展,協調縣(市、區)、街道(鎮)有關部門,及時提供全要素保障,及時跟蹤服務,讓更多小微企業在區域板塊中依托相對優勢,在有限的空間里交流、學習、協作,改善產業結構,從而實現產業鏈全空間發力,為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探索更高價值的融合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