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瓜州縣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緊盯“雙碳”目標,加快風電、光電等新能源產業發展,促進新能源及其上下游產業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瓜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
一是促進能源產業集約化,邁上高速發展快車道。按照“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思路,整體規劃,統籌推進,著力推進風光電項目建設,堅持“富規劃,窮建設”的理念,以及“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設想,聘請權威機構,對新能源基地進行規劃建設,使網架結構進一步完善,形成了聯網緊密、遠距離輸送能力較強的電網運行格局。受雙碳目標利好政策影響,酒湖配套剩余項目、寶豐源網荷儲、三峽恒基光熱儲能+等項目相繼獲準啟動,預計2023年風電裝機量突破1000萬千瓦,瓜州縣即將駛入千萬千瓦級風電快車道。
二是構建多能互補新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多能互補促發展,持續優化電源結構,先后組織實施了瓜州常樂電廠一期、二期,中能慧儲電站,寶豐多晶硅上下游協同等多個能源項目,酒湖配套風電剩余項目全部啟動建設,電源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同時,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發展思路,謀劃實施了一批延鏈補鏈強鏈的重點項目,打造新能源及配套產業,重點布局儲能產業鏈發展。以寰泰能源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生產項目為代表的多個儲能項目在發展中占據科技高地,多能互補格局層出不窮,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是“外送+消納”雙管齊下,持續打造“綠電特區”。大力實施跨區外送+就近消納,梳理縣域新能源面臨的瓶頸和問題,著力破解產業發展瓶頸。一方面持續外送,瓜州縣建成投運的330千伏及以上升壓站數量位居酒泉市前列;另一方面積極爭取優惠電價,不斷引進現代高載能產業。瓜州縣全面啟動“零碳城市”創建,建設“雙碳”先行示范區,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以柳溝園區周邊豐富的風光電資源為依托,布局建設綠電高載能產業,以高科技高載能產業鏈項目、低成本的大型儲氫和空氣液化系統儲能為核心,實現綠電的就地高效消納、綠色化工和可再生能源裝備材料高質量發展,建設高科技高載能綠色零碳產業示范基地,持續打造“綠電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