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海都記者從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國內首艘完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經過CCS船型設計認可證明的新型海上風電運維母船正式發布。
這艘即將投建的新型海上風電運維母船,總長約59.6米,型寬16.4米,型深6.2米,排水量3483噸,設計航速不小于12 節,可提供60人以上的住宿,具備一個月以上自持力,靠泊能力優異,將為海上風電運維人員打造舒適愜意的工作生活平臺。

新型海上風電運維母船模型
海上風電運維母船的實際作用是什么?這就要從海上風電機組說起。海上風電機組設備是那些聳立在近海面上的大風車。它們遠離陸地,受臺風、氣流和閃電等惡劣海洋環境影響,海上風電場可及性差,海上作業耗費時間長;停機損失大,機組故障將嚴重影響發電效益。根據測算,歐洲每臺海上風電機組平均每年有高達40次停機故障。為了及時搶修海上風電機組設備,海上風電運維母船的功能至關重要。而此次發布的新型海上風電運維母船由福建船政研發設計院設計,就從安全性、環保性、高效率方面做了全方面的提升。

新型海上風電運維母船模型
“相比國外同類型船只,我們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比如說,配電系統升級設置為三個母排,后續可拓展混合動力,我們配備了五個推進系統,除了二個全回轉舵槳加二個艏推,在艏部還增加了一個伸縮推,可以實現功率損耗低,響應更加積極。同時,廊橋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習慣,能夠實現升降等功能,安全性能大大提高了。”福建船政研發設計院設計一部副部長田賢噴對記者說,同時,目標服務長樂外海風電場的60米新型海上風電運維母船,具備服務距離陸地90公里以上的深遠海風場的工作能力。新型海上風電運維母船主尺寸經過優化設計后,一年可以節省一千萬的營運成本。
為何要研發新船?據福建船政負責人黃先生介紹,作為新能源的排頭兵,海上風電在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方面大有可為。我省是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海上風電資源全國最優。而且,海上風電行業對從事安裝、作業、維護的專用風電運維船舶需求極為迫切。公司深耕海上風電運維船舶,將助力福州建設海上風電經濟產業鏈,助推我國海上風電運維產業與國際先進接軌、與世界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