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2020第五屆中國海上風電大會暨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風力發電電器設備分會二屆五次會員大會于廣東汕頭勝利閉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風電企業包括業主、整機、勘測、設計、施工、吊裝、運維、設備等300多家重點企業400多人報名參加了大會,圍繞著“海上風電,智慧能源”的主題展開交流和探討,為海上風電的未來建言獻策,為行業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
本次會議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風力發電電器設備分會、東方風力發電網主辦, 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汕頭市發展和改革局承辦,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汕頭市鴻泰船務有限公司協辦,同時得到了中國南方電網、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禾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電氣電力電子有限公司、青島盤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華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錫華機械工程有限公司、江西華伍制動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贊助和支持。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會長方曉燕
大會開幕式
10日上午9時,大會正式開幕上,以汕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雙德會先生為首的六位領導嘉賓在開幕式上發表了精彩致辭。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會長方曉燕女士做了開幕式主持。

汕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雙德會
雙副市長在致辭中談到,當前黨中央國務院和廣東省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視海洋經濟的發展,而海上風電作為一種重要的清潔能源具有廣闊的海洋產業發展前景。汕頭向海而生,風能資源非常豐富,具有連片開發的條件,當前汕頭全市核準建設的近海淺水區、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235萬千瓦,深水區總裝機容量3350萬千瓦,占廣東全省深水區裝機容量56%。十四五期間,汕頭將會在省的領導下,建設中國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未來市委市政府也將繼續為企業家做好服務,希望更多企業可以投資汕頭海上風電產業,加強合作,打造更完備、更緊密的海上風電產業鏈條。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郭振巖
郭振巖在致辭中提到,由于今年的疫情,上半年各行各業包括風電行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這一情況在下半年則有了明顯好轉,受有關政策的影響,新增風電裝機容量也在不斷的提升。我國海上風電發展前景巨大,對比陸上風電,在海上環境影響下,風電技術難度也相應提高,下一步風電分會將承擔國家能源發電及研發實驗中心以及能源行業風電標委會、風電電器設備分標委會平臺,進一步開展海上風電電器設備關鍵基礎研究、海上風電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等工作。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創新部高級經理闞偉民
闞偉民在致辭中談到,當前國家將加快新能源綠色環保等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這和我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指明了新的方向。對于能源行業的工作者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國海上風電發展條件優越,而南方電網覆蓋我國4千多公里海岸線,對于發展海上風電也責無旁貸。未來希望能與各方通力合作,為推動海上風電技術持續進步和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共同努力奮斗。

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靖
李靖發表致辭表示,從海上風電項目投資建設方的角度看來,我國海上風電目前的發展形式是:資源豐富、技術進步、高速發展、后勁十足。雖然海上風電未來的發展前景廣闊,但同時也面臨一些亟待發展的問題。但是我們對海上風電的發展還是充滿信心,尤其是國家政策的承諾,對于新能源來說是重大利好也是巨大考驗,能不能做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從更高的維度來審視問題。對此,李靖提出了五點建議。

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繆駿
繆駿首先代表承辦方,向與會嘉賓致以熱烈歡迎。繆駿在致辭中談到,進入“后補貼時代”的中國海上風電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應該從三個方面對行業未來的發展進行思考,一是要走中國特色的海上風電發展道路,二是降本增效、增強海上風電投資吸引力,三是產業鏈高度協同、打造行業命運共同體。積極促成以上三點,并在能源變革的新浪潮中積極拓展新業態,探索新機遇,海上風電才能通過平價大考,才能在未來能源格局中更具生命力、更具競爭。

東方風力發電網CEO趙元新
趙元新代表大會組委會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主辦方之一,將繼續努力,不斷創新,力爭將每一屆大會都辦成行業盛會,為我國海上風電健康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同時他還認為,為實現碳中和合目標,預計未來我國將會制定更多的政策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風電為新能源產業的主力軍,將會有更大的發展,海上風電勢必會成為我國風電發展的主戰場。
產業政策及海上風電技術專題報告

主持人: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風電電器設備分會秘書長果巖先生
開幕式結束后,在產業政策及海上風電技術論壇中,7位演講嘉賓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風電電器設備分會秘書長果巖先生主持了該場論壇。
題 目:汕頭投資環境推介
報告人:汕頭市投促局四級調研員 許偉光
許調研員從四個方面全方位介紹了汕頭的投資環境。首先是汕頭的大背景,中央和省領導目前都對汕頭加大了關注和支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布局中,沿海經濟帶東移也以汕頭為中心。其次是汕頭的基本情況,汕頭目前有以交通、人才、科研、金融等為主的八大優勢。三是汕頭的投資情況好。最后則是投資的優惠政策,不但有固投獎勵、項目經濟貢獻獎勵、貼薪、引薦獎勵等,還有其他疊加政策。
題 目: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
報告人: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風電處處長 胡小峰
胡處長介紹了全國海上風電發展的現狀情況:目前為止,累計到2020年9月份的最新數據,累計并網容量達到750萬千瓦;預測到2020年底會超過800萬千瓦,2021年底預計到1千萬千瓦。其次是十四五期間面臨的形勢和挑戰:從全球來看,海上風電已經成為歐洲風電發展的主流,未來一定要往大規模、一體化方向發展;但同時面臨著政策、配置等方面帶來的諸多挑戰。最后則從四個方面談及海上風電未來的發展前景和展望。
題 目:粵港澳大灣區海上風電及其送出發展戰略
報告人:中國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李巖
李院長從五個方面介紹了海上風電的資源和特性。其次講解了南方電網科研院對于海上風電送出并網研究的新技術和新理念。第三部分講到大灣區海上風電及其送出發展戰略。最后一部分講到了促進海上風電發展的重點攻關方向:從規劃角度、系統角度做研究,同時運營控制技術要做創新,設備裝置方面也要做全新的技術。南網科學院目前有3個國家級平臺,可以支撐海上風電科研創新工作。
題 目:長江口以南海上風電集中開發區臺風風險
報告人:國家氣候中心正研高工 張秀芝
張工以自己從事臺風相關研究40年的經驗,在多個角度講解了長江口以南區域海上風電集中開發的臺風風險問題。包括在什么位置的風電場會受到臺風的嚴重影響,廣東省粵東、粵西兩區域的臺風分析,臺風的變化分析等,還分享了以往臺風發生時對周圍風電場造成過的影響,以及企業所關注的具有指導意義的臺風檢索系統。

題 目:園區級“兩個一體化”的思考與實踐
報告人: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能源產業發展中心總監 方赟
方總監從綜合智慧能源的角度解讀了“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首先從能源互聯網+及能源+互聯網兩個維度解讀了源網荷儲一體化的總體框架。其次,介紹了綜合智慧能源的關鍵技術和上海電氣風電的示范項目。該項目不僅是上海電氣首個工業園級的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而且從技術層面來講,汕頭的智慧能源項目,已經打造了一個可推廣、可復制的園區級“兩個一體化”成功的商業模式。

題 目:風力發電并網技術與發展趨勢探討
報告人: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張利
張工首紹了當前海上風電發展的背景和現狀,發展迅猛、資源豐富、裝機量處于全球頭部。其次是實踐與挑戰,包括相關國家標準、裝置研發情況,以及在故障風險、穩定運行等方面的挑戰。第三部分從五個方面講述了當前的并網技術發展趨勢。最后,也對未來海上風電及技術創新等方面做出了總結和展望。

題 目:海上風電設備標準體系助力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報告人:能源行業風電標委會風電電器設備分標委秘書長 果巖
果秘書長介紹了能源行業標準化的發展情況,具體講解了能源行業標準體系的制定工作。其次講解了針對海上風電,尤其是電器設備方面標準體系的介紹,包括標準研制過程、內容及一些大的方面的標準介紹。最后提到了標委會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大部分精力將會放在海上風電的標準研究之中。
海上風電電氣設備論壇專題報告
10日下午,在海上風電電氣設備論壇中,11位演講嘉賓進行了精彩發言報告。

題 目:單葉片智能吊裝設備及風機系泊產品的應用與發展
報告人: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趙春江
趙總工對巨力索具公司進行簡單介紹。然后講述了風電吊具尤其是單葉片吊具的發展歷程。接下來從四個方面介紹了從風機吊裝到系泊的一系列方案技術,分別為:風機各大部件的吊裝形式、整體吊裝、單葉片吊具的應用以及漂浮式風機系泊。同時表示這一系列方案巨力索具均可以進行提供。

題 目:海上風電場景下低壓斷路器的痛點及解決
報告人:上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解決方案部總監 謝宗強
謝總監對低壓斷路器這一產品進行了系統的介紹,雖然這是一個相對風電系統而言較小的設備,但其功能價值不容小覷,它可以為系統安全運行做最后的保護。其次談到了低壓斷路器的研制在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也遭遇了許多挑戰和難題,也詳細介紹了良信應對難題做出的解決方案。最后則是對上海良信公司及其項目做了簡單的介紹。

題 目:鴻泰依托汕頭港構建運維體系助力海上風電發展
報告人:汕頭市鴻泰船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建宏
陳總對汕頭市海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是廣東省海域風資源最優區域,汕頭港也是國家“一帶一路”重點建設港口,依托于此,鴻泰與汕頭港形成了緊密合作關系。隨后介紹了鴻泰的航運優勢和公司發展前景。最后表示鴻泰將僅僅把握汕頭海上風電發展的契機,開展海上風電運維相關業務,為汕頭海上風電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題 目:海上風電電氣設備服役環境評價與耐久性評估
報告人: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重點實驗室部長 陳川
張部長向大家介紹了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公司及其所在實驗室的情況。隨后介紹了海上風電電器設備服役環境的特點,包括環境類型、溫濕度控制情況以及鹽霧、單樁、振動等。第三方面介紹了電器設備環境評估與降本增效,同時基于其研究提出了看法。最后,講解了電器設計環境耐久性預測。

題 目:漂浮式風電機組載荷分析方法現狀
報告人:北京鑒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蔡繼峰
蔡總監介紹了漂浮式風電的現狀,目前漂浮式風電機組經濟性逐漸凸顯,國內目前還沒有樣機,但已經有幾個漂浮式項目在建。其次介紹了漂浮式風機的載荷特點,從受力角度分為四種形式,但歸納起來具有相同的組成部分。隨后對漂浮式載荷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總結了一句,“踐行知識傳遞是使命,讓認證不止于證書”。

題 目:智慧變流 助力海上風電揚帆遠航——大功率海上風電變流器解決方案
報告人:深圳市禾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風電產品部總監 廖小松
廖總監介紹,針對風電變流器功率等級逐漸大型化和海上風電加快發展的趨勢下,禾望電氣進行了針對性的產品研發。公司以技術平臺為基礎,開發不同電壓的全功率變流器,可滿足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禾望電氣采用三電平拓撲設計為基礎,研發的3300V中壓三電平技術方案,單機容量可達12MW,通過雙機并聯可以覆蓋24MW的應用。該方案主要針對8MW及以上海上風力發電用,滿載效率超過98%,高于目前市場上的低壓方案變流器。

題 目:國產化電控部件助力海上風電平價時代
報告人:上海電氣電力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趙金良
趙總對上海電氣電力電子有限公司進行了介紹。然后介紹了電力電子公司在國產化上走過的歷程,并總結了國產化的幾個關鍵要素:用戶價值、研發、平臺化、測試。最后分享了公司在國產化的應用和對未來技術的展望,包括變槳系統、變流器、主控、電控、配件產品等方面;在對未來的展望中提到了三個方面:邊緣計算和智能化,新材料,新拓撲。

題 目:海上升壓站電氣設備風險防控
報告人: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總監助理 隋紅霞
隋總介紹了海上升壓站,包括海陸升壓站的差異,以及對應產生的不同的要求,升壓站的不同種類等。然后介紹了海上升壓站所面臨的不同風險,如選型錯誤,無專用的適用于海上的高壓電氣設備的設計、制造、運輸、運維經驗,標準、規范不完善,缺少海上升壓站電氣設備的專用標準。第三點介紹了六項防控風險的措施。最后簡單介紹了中國船級社及其相關業績。

題 目:提高海上偏航制動系統可靠性思考
報告人:江西華伍制動器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 杜軍華
杜主任介紹了當前海上風電的現狀,只有10余年發展時間,比歐洲晚了十多年,核心配套件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例如海上風電偏航制動系統。其次,指出了當前偏航制動系統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偏航制動系統滲漏,摩擦負異常磨損,制動異響,電機尾端制動器問題等。同時也針對問題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最后,介紹了華伍公司的制動優秀產品。

題 目:海上風力發電機組認證過程中的問題研究
報告人: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高級主管 楊天時
楊總首先分享了風電設備認證的基本介紹,包括風電產品認證方式、風電機組認證標準等。其次分享了認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包括設計準則、有關安全系數的選取、國標和IC的標準等。三是分享了型式認證本身的問題與項目認證,型式認證當中,沒有包含風電機組有關的部件,對于海上風電來說,大多數的型式認證是認證了機頭和機艙的組件,對于塔架以及基礎來說并沒有包含認證的部;而項目認證就會考慮基礎整體的情況。

題 目:英飛凌用“芯”助力高可靠性海上風電變流器
報告人:英飛凌中國高級技術總監 陳立烽
陳總監介紹了海上風電的發展趨勢,最主要是介紹了在這個發展趨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一是功率越來越大,二是功率循環的壽命問題,三是器件的可靠性。其次是基于這些痛點,英飛凌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同時分享了減少電平數量、提高系統可靠性、簡化設計的IGBT產品。最后介紹了英飛凌公司。
產業鏈對話專題
主持人: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施鵬飛
海上風電電氣設備論壇結束后,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施鵬飛老師主持的產業鏈對話環節。
對話圍繞“3060北京宣言”提出的目標開展討論,參與對話的嘉賓包括: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靖,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副主任張曉朝,金風科技研發中心副總經理俞黎萍,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總工程師賀小兵,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院副院長楊文斌,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技術總監盛超。大家在各自行業基礎經驗下紛紛發表觀點,以不同的視角對同一問題做出了多維度回答,令在場觀眾受益匪淺。
海上風電電氣設備專題報告

主持人:東方風力發電網副總經理謝菲
11日上午,在海上風電場及整機技術論壇中,9位演講嘉賓發表了各自看法, 東方風力發電網副總經理謝菲女士主持了這場論壇。

題 目:廣東省海上風電集約化維護檢修方案研究
報告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發電工程公司電氣一次副主任 張振
張主任首先介紹了其研究背景,是當前廣東省海上風電產業的迅猛發展及其所帶來的的需求。隨后為我們分析了海上風電的維護檢修內容和現狀,提到仍存在資源緊缺、成本高昂、技術落后和缺乏標準規范等問題。第三部分講到了解決問題的集約化運維檢修方案的優勢所在和研究方案。接下來介紹了廣東院海上風電大數據中心及其對海上風電智能運維管理的促進作用。最后,總結了海上風電運維存在的問題并作出總結。

題 目:深遠海風電場建設與柔性直流輸電技術
報告人: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院副院長 楊文斌
楊院長介紹了深遠海風電場建設的關鍵,包括測風、地質參數的選取、風機基礎、遠海輸電等方面。其次分享了柔性直流輸電技術以及江蘇在建項目的應用情況,將直流與交流的系統原理進行了對比,得出柔性直流技術是深遠海開發的優選技術方案的結論。接下來分享了華東院的業務實踐情況。

題 目:風機單葉片多功能智能吊具的市場前景及效益價值
報告人:上海錫華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總工 馬偉
馬偉總工介紹了當前的行業背景,即風機正向大容量、長葉片方向發展,這也對風機安裝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隨后分享了葉片的不同形式,以及針對不同的葉片形式所提供的不同單葉片安裝吊具。接下來他介紹了錫華風機單葉片安裝吊具在葉片安裝環節的優勢,以及本公司其他優秀產品。

題 目:電磁兼容與非接觸變槳滑環技術
報告人:陜西旋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羅應顯
羅總對旋星電子科技公司進行了簡單的介紹,隨后介紹了產品方面的信息。由于風電機組運行過程中,容易受到干擾發生變漿通訊故障,對此提出非接觸變槳滑環進行解決的方案。通過實驗證明,這種產品方式能夠有效的降低故障率,提升機組運行效率。

題 目:平價時代下海上風電機組開發的機遇與挑戰
報告人: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大項目經理 李慶江
李慶江經理分享了目前風電機組的發展特點,包括環境、開發模式、科技創新、推動能源轉換等,以及針對當前挑戰,我們可以做哪些措施。第二部分回顧了海上風電機組的發展趨勢,包括大容量、全功率、直驅等趨勢。最后分析了當前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主要包括大型化、國產化、可靠性保障、一體化設計和智能化幾個方面,并提出了一個總結性解決方案。

題 目:海上風電機組大型柔性葉片氣彈穩定性預測及試驗方法研究
報告人: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 王小虎
王主任介紹了當前的行業背景,目前海上風電葉趨于大型化、柔性化,而氣彈穩定性問題成為制約海上風電機組大型葉片設計的關鍵技術瓶頸。隨后談到大型柔性葉片氣彈分析技術,主要存在兩個挑戰:湍流風況下氣動,結構動態響應耦合模型不完善,大型柔性葉片氣彈非線性顫振規律復雜;3個組合:氣動模型+結構計算方法+耦合求解方法。同時分享了基于氣彈穩定性的葉片設計,并對其做出了展望。

題 目:海上風電的挑戰及智慧運維新模式
報告人: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海上工程技術部副部長 孫安平
孫部長介紹了海上風電的規劃和發展,以及隨之衍生出海上風電運維的挑戰:腐蝕、臺風、海纜故障、通訊等方面。應對這些困難,明陽提出智慧運維—海上風電智能運維規劃系統、基于大數據平臺的故障預警模型、離線故障預警模型、健康度管理平臺、智能故障診斷模型——等一系列新模式。最后,對海上風電智慧運維提出了發展展望。

題 目:風電機組低頻振動精確觀測與校驗
報告人: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王瀟
王工介紹了風電機組低頻振動精確觀測與校驗研究的背景與意義,能通過研究更好的實現海上風電機組的長期監測。隨后介紹了精確觀測的方法,以及針對方法所進行的仿真研究,并作了現場校驗。經過這一系列過程,得出了幾點結論,證明了可行性和可靠性,適用于海上風電機組運行。

題 目:創新的海上測風方式
報告人:浙江胄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雷達應用主管 馬寅星
馬主管主要介紹了胄天科技的一款創新性測風技術產品。由于海上風電數據對于機組運行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對于可以準確測風的產品有了更高需求。胄天的測風產品精度高、有效性強,且目前已經有成功投入的案例。
參觀考察
11日下午,部分參會代表參觀了上海電氣風電廣東海上智能制造項目、上海電氣汕頭智慧能源項目的參觀考察,以及汕頭市風電產業規劃參觀及介紹的項目,讓與會嘉賓在理論學習之余也能在線下實地交流感受、尋求未來發展合作。
此次會議能取得圓滿成功,離不開各界領導和承辦單位以及參會代表的大力支持與參與,在此,主辦方表示衷心感謝。同時期待明年的再次相聚,為海上風電的發展帶來更加前沿的成果展示與更嶄新的發展理念。期待明年,相約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