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晉西北邊陲、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接壤的塞外之地——右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是這里的真實寫照,大唐山西新能源公司右玉丁家窯二期風電項目就坐落于此。
10月28日,該項目首臺風機并網運行。該公司克服了征地困難、項目阻工、疫情影響、“搶裝潮”設備缺貨、吊車緊缺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憑借過硬的專業實力,順利完成了保電價任務,再次彰顯了大唐“鐵軍”風范。
保安全促投產精益求精
該項目采用明陽3兆瓦風機葉片長達65米,要用加長加寬的大功率運輸車,運輸到指定機位需要數次經過狹窄、坡大、彎急、障礙多的進場道路。為保證運輸順利,每次都要檢查運輸車輛的配重重量是否達到運輸要求,確保運輸安全。每臺車從設備堆運場出發前,從設備重心放置、捆綁到加墊枕木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檢查,正是這樣“苛刻”的要求,保證了23臺風機設備運輸的安全。
風機機組吊裝需將塔筒一節節安裝就位,并將機艙、葉輪從地面吊起至85米的高度進行安裝。受風場山地客觀條件限制,風機吊裝機械、大件運輸車輛通行時,難免“狹路相逢”。為解決這一問題,項目部開會認真研究、反復論證制訂出依序施工、吊裝與運輸“錯峰”工作模式,在交叉高峰時,項目部統籌協調,白天和風大時道路交給大部件運輸作業,夜間和小風時交給風機吊裝,最大限度提升作業效率,有效加快項目建設速度。
戰疫情助復工全力以赴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項目經理程建輝在內蒙老家時刻關注著復工新動態。當得知地方政府允許復工消息后,連夜驅車趕往項目部。近一千公里路,他天不亮就出發,后備箱里是他提前購買的消毒液、酒精和口罩。
為早日取得項目復工批復,他每天奔波于鄉政府、縣政府、發改委、能源局,按照要求一遍遍修改資料。為能更早遞交資料,他每天第一個等在發改委門口,電腦隨身帶,利用等候空隙抓緊修改資料,聯系復工事宜。經過不懈爭取,2月20日項目準許復工。正是他超前謀劃、沖鋒在前,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同時準備項目復工,使該項目成為大唐山西公司在建工程第一個復工項目。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項目部設置防疫物資間,確保防疫物資充足;對進出場人員進行體溫登記、信息登記、配發口罩,堅持每日兩次測溫,并做好上報工作。公共區域、餐廳每日三次消毒,配置洗手液,消毒工作細致入微,不留死角。食堂配置高溫消毒柜,保障食堂用餐人員安全,設置隔離室1間,確保各項應急預控措施落到實處。
馭長風逐浪高矢志不渝
“80后”劉凱是丁家窯二期項目的安全專責。為早日實現項目并網,他常年堅守現場,錯過了與年幼子女在一起的時光。每當工作結束后和家里視頻通話時,孩子們的一句,“爸爸,你什么時候回來呀?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動物園。”讓他心懷愧疚。對家的思念,就像一杯茶,有一些苦澀,有一絲回甘,劉凱把對家和孩子的思念化為力量,繼續奔赴在項目施工現場……
“90后”小伙子韓大成來自內蒙古通遼市,是項目的機務專工。2019年從利民風電場調入丁家窯二期項目,第一次干項目的他有著踏實肯學的勁頭。風電項目施工現場點多面廣,韓大成白天往返在施工現場,經常忙到晚上八九點才能回到項目部。當問起他多久沒回過家時,他摸摸頭不經意地說,“大半年了,我也挺想爸媽的,等項目所有風機并網就能回家陪陪爸媽啦。”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首臺風機基礎澆筑的激動、首臺風機吊裝完成的欣慰、首批風機并網成功的喜悅……每個工程建設節點的完成,記錄了新能源人奮戰過的日日夜夜;一臺臺轉動的風機,正訴說著新能源人務實、奉獻、創新、奮進的大唐精神,續寫著新能源公司發展壯大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