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148天后,我們這條線路終于投產了,附近海上風電廠生產的電力就可以通過我們這條線路輸送出去!”11月13日15時30分,汕尾后湖海上風電場接入系統工程——220千伏玄豐線首次充電正常,順利投運,意味著汕尾打通全國最大海上風電場上網通道,南方電網廣東汕尾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項目經理黎友舜難掩喜悅之情。
近年來,汕尾充分發揮海上風電資源稟賦優勢,加快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步伐,全力推進海上風電項目。其中,中廣核汕尾后湖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0萬千瓦,擬布置91臺5.5千瓦風電機組,配套建設2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是國內在建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場,全部風機并網發電計劃在2021年12月底完成,并配套建設500千伏上網通道,預計年上網電量達13.89億度。
此次投產的220千伏后湖海上風電場接入系統工程是我省重點項目,也是汕尾供電局服務中廣核汕尾后湖海上風電項目并網需求的重點項目。該項目的投產打通了后湖海上風電場經汕尾220千伏豐港變電站的首個上網通道,為今年底首批投產的6臺風電機組上網做好了保障,進一步優化了電力供應結構,助推汕尾海上風電產業高速發展,助力汕尾打造能源基地、加快高質量發展。
2020年是汕尾項目“雙進”會戰年,汕尾市委、市政府成立電網建設專班,協調汕尾市發改局、自然資源局及各縣區政府開辟了全市電網建設綠色通道。220千伏后湖海上風電場接入系統工程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集中力量攻克了青賠、交地、辦證、實施、啟動等環節,實現了一個月交地54基的“汕尾電網速度”,創下汕尾供電局史上同等規模項目中用時最短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