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99国产精品免费-久久999精品-久久99爱视频-久久99操-国产成人综合高清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看資訊 >海上風電 > 重啟海上風電:論中海油的傲慢與偏見

重啟海上風電:論中海油的傲慢與偏見

2019-02-13 來源:能源雜志作者:王高峰 瀏覽數:1999

作為能源轉型的先驅之一,十多年前這家傳統的油氣企業,曾一度引領了中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然而,由于期間領導層的更迭與決策判斷上的失誤,新能源在其業務版圖中淪為了雞肋。但隨著能源轉型大勢的確立,這家能源巨輪在海上風電等新能源領域的按鈕即將重新啟動。

   原本引領新能源行業發展的轉型標桿企業,因為自己的傲慢與偏見,如今卻淪為了新能源行業的后進者。
 
  作為能源轉型的先驅之一,十多年前這家傳統的油氣企業,曾一度引領了中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然而,由于期間領導層的更迭與決策判斷上的失誤,新能源在其業務版圖中淪為了雞肋。但隨著能源轉型大勢的確立,這家能源巨輪在海上風電等新能源領域的按鈕即將重新啟動。
 
  2019年1月23日,中海油股份公司的發布會上,中海油提出將探索海上風電業務,以配合全球能源行業低碳發展趨勢。發言人稱,“海上風電在諸多清潔能源之中跟公司業務契合度最高,中海油以海上作業為主,有很多經驗、能力以及施工的作業裝備都可應用到海上風電的業務中,而在國際石油公司中已有發展海上風電業務的先行者。”
 
  的確如此,作為海上領域的運營巨頭,中海油發展海上風電優勢突出。然而,此時進入海上風電領域,顯然已經錯失了政策的紅利。
 
  當前,中國海上風電已經處于爆發的前夜,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中國投運的海上風電已超過360萬千瓦,在建項目超過650萬千瓦,已經核準的海上風電達到了4500萬千瓦。
 
  由于資源總量有限,此時優質的海上風電資源已基本被幾大巨頭瓜分完畢,最為關鍵的是,自2019年起,海上風電全面開啟競價模式,上網電價下調已成定局,此時進軍海上風電,在資源和政策上均已錯失了最佳時機。


 
  毫無疑問,海上風電已經成了當前各能源巨頭爭奪的香餑餑。由于技術進步和成本大幅下降,再加上早期定下的0.85元的較高上網電價,目前海上風電運營效益顯著。以華能集團江蘇如東項目為例,該總裝機3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總投資約53億元,去年一個完整年的利潤高達2.6億元,以20%資本金比例計算,該項目資本金內部收益率超過了25%。如此高額回報的項目,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著實難找,中海油垂涎當然也容易理解。
 
  只是,中海油并非海上風電行業的后進者,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十多年前,它是這一領域實實在在的先驅和開拓者。
 
  事實上,中海油是中國最早的新能源開發企業之一,也是中國最早探索海上風電的能源巨頭,可謂當時的“海上風電引領者”。由于在海上作業的先天優勢,在中國陸上風電還未大規模啟動之前的2008年,該公司就在渤海灣建成并網了中國海上風電的第一臺風機。


 
  從能源轉型的角度看,這家一度被譽為“管理最國際化”的傳統油氣企業是中國最早意識到轉型的開拓者之一,但后來由于領導層變更及相關決策失誤,新能源業務在獨立發展5年后無疾而終。
 
  早在2006年,中海油就將海上風電列為“未來30年中海油的重點投入”領域,并且開始提前布局海上資源。2007年,中海油還與山東威海市政府簽訂了總投資210億元的海上風電開發協議。
 
  2008年12月,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成為中國海油直屬全資二級子公司。之后的短短三四年時間內,該公司就在風電、動力電池、生物質能和光伏等新能源領域的投資超過了百億元。
 
  中海油新能源版圖是由時任總經理的傅成玉一手打造的。他曾在多個場合表示,中海油是一家能源公司而不是單純的石油公司,并指出新能源將成為中海油的核心業務之一。
 
  然而,隨著2011年傅成玉調往中石化任職,中海油董事長由原中石油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宜林接手。一直在傳統油氣行業工作的王宜林進入中海油后,提出了“二次跨越”,突出調整結構、優化布局,即突出發展油氣主業,加快發展液化天然氣、煤層氣產業,擇優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


 
  這一“擇優發展”實際上斷了新能源業務發展的后路,不僅在風電領域,就連當時被看好的動力電池、光伏行業等眾多新能源版塊,因不符合主業要求、效益太差等因素最終被邊緣化。
 
  兩年后的2013年底,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宣布正式解散。鄭長波,這個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唯一一任董事長,被調往集團公司任總經理助理、新能源辦公室主任、研究總院副院長等職。2017年,這個懷揣新能源夢想的管理者離開中海油,正式加盟蘇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任該公司總經理。
 
  實際上,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在經歷了幾年發展之后,于2012年首次實現了盈利,但彼時國際油價高企,年度平均油價高達112美元/桶,創出歷史新高,作為一個傲慢到躺著都能掙錢的石油公司而言,顯然看不上新能源公司那區區幾百萬的微薄利潤。
 
  然而,時過境遷,新能源行業經過近幾年的爆發式增長,不僅成本大幅下降,而且與傳統能源相比越來越具有競爭力,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相比之下,曾經紅極一時的石油行業卻成為了夕陽產業,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國際油價長期低位運行,油公司利潤大幅縮水,尤其是交通領域的電動化更讓石油企業坐如針氈。作為曾經能源轉型的引領者,如今只能以跟進者的身份參與新能源行業的開發,前途多艱可想而知,想來也讓人唏噓不已。
 
  ?作者王高峰為北京領航智庫咨詢公司總裁,《能源》雜志副總編輯
閱讀上文 >> 谷歌風箏發電項目將與殼牌合作 部署近海風電項目
閱讀下文 >> 全球首次采用三菱維斯塔斯 9.5MW升級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157gl.cn/news/show.php?itemid=53840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