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
《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了促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指導意見》指出,儲能是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統、“互聯網+”智慧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技術。儲能是提升傳統電力系統靈活性、經濟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是推動主體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關鍵技術,是構建能源互聯網、推動電力體制改革和促進能源新業態發展的核心基礎。近年來,我國儲能呈現多元發展的良好態勢,總體上已經初步具備了產業化的基礎。
《指導意見》強調,要著眼能源產業全局和長遠發展需求,緊密圍繞改革創新,以機制突破為重點、以技術創新為基礎、以應用示范為手段,大力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促進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要著力推進儲能技術裝備研發示范、儲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應用示范、儲能提升能源電力系統靈活性穩定性應用示范、儲能提升用能智能化水平應用示范、儲能多元化應用支撐能源互聯網應用示范等重點任務,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推進我國能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做出新貢獻,同時帶動從材料制備到系統集成全產業鏈發展,為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能。
《指導意見》要求,各有關單位要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創新引領,示范先行”、“市場主導,改革助推”、“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法規、開展試點示范、建立補償機制、引導社會投資、推動市場改革等措施切實推動儲能技術與產業的發展。“十三五”期間,建成一批不同技術類型、不同應用場景的試點示范項目,研發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形成一批重點儲能技術規范和標準,探索一批可推廣的商業模式,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推動儲能產業發展進入商業化初期,儲能對于能源體系轉型的關鍵作用初步顯現。“十四五”期間,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全面掌握國際領先的儲能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形成較為完善的技術和標準體系,基于電力與能源市場的多種儲能商業模式蓬勃發展,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儲能產業規模化發展,儲能在推動能源變革和能源互聯網發展中的作用全面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