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似乎總是趕不上變化,近3年來中國風電的發展速度大大超乎預期。2007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328萬千瓦,僅次于美國和西班牙,成為世界風電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國家發改委今年3月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中,將2010年風電裝機容量的目標由500萬千瓦調高到1000萬千瓦,這一目標很可能在2008年內提前完成。甚至有專家預計,到2010年中國風能裝機將達到2000萬千瓦,超過規劃目標的一倍。
如何看待風力發電的超快發展?是否已有投資過熱跡象?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對風電產業現狀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3大原因刺激風電快速發展
《中國投資》: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規劃提出,到2010年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但我國風電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規劃目標。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史立山:十一五規劃中的風電規劃是在2003-2004年開始研究的,當時國內外風電發展狀況還不是特別明朗。我國2000年時提出100萬千瓦的風電發展目標,但九五期間并沒有完成。2003年提出500萬千瓦的風電目標時,大家都認為是有很大難度的。去年目標又改成了1000萬。
我國風電發展遠遠超出了大家的預期,從產業界到設備商都沒有預料到發展這么快。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全球能源緊張促成了風電投資熱潮。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全球氣候變暖越來越明顯,風電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在很多國家都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已經超過1億千瓦,成為世界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一個原因就是我國風電產業政策的逐步完善。從國家層面,近年來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法》以及12項配套法規規章。特別是2003年國家推出的風電特許權招標措施,啟動了風電的規模化發展。規模化發展帶動了我國風電競爭力的提高,大幅降低了風電裝備的造價,降低了發電成本,這進一步促進了風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