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2009-08-2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周曉芳 瀏覽數:843
夏季一直是我國用電量最高的季節之一。正當相當數量的企業和居民為自己的用電需求仍無法完全滿足的同時,近日有風電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到目前有近1/3已吊裝的風電不能上網發電。這不僅造成用電需求受到影響,也意味著相關的新能源投資無法實現收益。因此,很多人指責電網公司借助其自然壟斷地位成為了新能源發展的“攔路虎”。
為何風電并網如此難,我國面臨的問題究竟在哪里?為解開疑團,《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國家電網公司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蔣莉萍。
電網規劃與項目不配套
NBD:大多數企業反應并網難問題,有的項目并網會延后數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對企業投資非常不利。不能及時并網,您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蔣莉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新能源和電網的規劃及項目核準不協調、不配套而形成落差。電網的發展是根據規劃而來,電網項目建設仍需國家相關部門進行核準。
例如,風電行業發展規劃近幾年一再調整,達到了連年翻番的高增速,但是電網的規劃卻來不及進行相應調整,于是就造成電網的規劃跟不上電源建設的結果。
當然,也不排除一種現實的情況,那就是一些地方電網企業積極主動性沒有電力開發商那么高,不會像開發商那樣想盡辦法將這個項目推上去。
近期的一個調查表明,在國網公司經營范圍內,所有按規定程序核準建設的風電場至電網第一落點的并網工程均做到同步建設、同步投運。但在部分風電項目開發比較集中的地區,由于需要500千伏、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進行遠距離輸送,這類送出工程的前期核準周期比較長,與風電場開發建設進度之間存在著需要進一步協調的問題。
新能源配套電網項目虧損
NBD:地方電網為何積極性不高?作為新能源的配套項目,電網在這類項目上的盈利情況如何?
蔣莉萍:現今可再生能源開發政策有“重開發輕輸送和使用”、“重政策鼓勵輕技術規范”的特點,很多補貼政策多針對發電企業,而國家對電網公司的補貼太少,遠不能彌補其為配合新能源發電而進行電網投資所導致的虧損。如按照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接網費用標準,每千瓦時50公里以下補貼1分錢、50~100公里補貼2分錢、100公里以上補貼3分錢,而電網公司測算后認為25、75、120公里送出線路的補貼分別應為每千瓦時1.2分錢、3.3分錢、5.4分錢。因此,補貼只能彌補其中的一部分。
按照現在的體制,現在的電網企業是在銷售電價與上網電價的差價中求生存。電網公司每年的必修“功課”主要仍在大規模的水電、煤電基地相關配套電網建設,以及不少新用戶的上網任務上,就風電發展而言,這部分額外的支出讓電網感覺相對困難。
燃煤電廠投資回報將受損
NBD: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對電網的經濟性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蔣莉萍:由于風電、光伏發電具有間歇性的特點,主要表現在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方面,而間歇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意味著燃煤電站等其他發電方的利益將被重新分配。
這是因為,為解決這種能源間歇性的問題就需要近乎相同裝機的火電站進行匹配,一旦風停了或太陽光變弱了,就需要讓這相同裝機的火電站啟動發電,保證電網的安全。
當一個地區的風電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增多了,并不代表就不需要火電了,實際上火電廠還得建,不過它的小時利用數會變少,因此會直接影響到燃煤電廠的收益,即在同樣時間內投資回報減少,投資回收周期變長。
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對社會長期有好處,這不僅僅是消費者在買單,電網企業也在買單,其他如燃煤電廠等也在為此買單。因此,國家出臺政策應兼顧利益的相關各方。
技術不配套 安全事故頻現
NBD:電網公司提得最多的是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的間歇性給電網安全造成了隱患,這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蔣莉萍:給電網安全造成隱患的主要是由于目前大多數風電機組在控制性能上不滿足電力系統運行要求而帶來的一些問題。
風電、光伏發電的出力波動較大、可調節性差,增加了電網的不可控性和調峰壓力。如吉林白城地區發生過由于風電機組不具備低電壓穿越性能,由于配電網發生瞬時故障,約40萬千瓦風電機組退出運行的情況;河南三門峽地區曾發生過由于風電機組電能質量性能不滿足要求,電氣化列車通過時2.5萬千瓦風電機組退出運行的情況。
電力系統是一個瞬時平衡的系統,有時是牽一發動千鈞,因此,這要求接入系統的機組在技術和管理規范上要滿足系統運行的要求,和電網進行配套,否則會給整個系統的安全穩定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國網一直在呼吁并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劃方面的東西。但目前這些標準是企業內部的,發電項目開發商可以不遵守,因此需要國家出面出臺管理方面的標準。這些強制要求不僅僅包括上游開發商配備的技術,同時上游設備制造也應按照這樣的技術準則進行操作。這是發展中必須要完善的問題。
無論是低電壓穿越還是調頻問題,在新能源比例較少的時候尚可克服,但比例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尤其是發展成主力能源的時候,就一定要承擔自己的責任,要保證所供應電力電量的優質化。
NBD:新能源占多少比例會成為危及電網安全的臨界點?
蔣莉萍:這取決于各個系統的電源構成和負荷特性。據研究,當系統接入的風電機組容量超過1/10時,系統穩定開始出現問題;當風電接入規模達到1/5時,問題將變得很嚴重。
從當前整體情況來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不大,問題還不太明顯,電網可以利用系統內的備用容量等進行調節。但可以預見,隨著可再生能源占比的增加,系統對調峰、調頻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因此,電網需要做更多的投入,但是資金來源仍然堪憂。
配套政策、標準要兩條腿走路
NBD:請對新能源的并網問題進行總結。
蔣莉萍:新能源的并網運行的特點分兩類情況:一類如沼氣發電、垃圾發電、生物質發電等發電技術,在其能源供應能夠保證的前提下,其機組運行具有可調度性,與常規煤電機組類似,因此,并網多為相關政策配套問題;大家談得最多的主要是風電和光伏發電的并網問題,這也是目前發展較快,爭議較多的問題。
對于后者,必須要采取提供積極鼓勵政策和嚴格標準規范要求兩條腿走路的原則。目前情況看,標準規范問題必須盡快提上議事日程。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一定要跟電網發展銜接起來,加快電網配套規劃政策的出臺,即核準風電標準時應配套電網項目核準;另一方面則是從政策層面加快相關標準的出臺,這不僅僅包括對開發商的操作進行規范,還包括提出對上游設備商的技術標準要求。
【延伸閱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157gl.cn/market/show.php?itemid=3348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東方風力發電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