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華銳風電在行業排名中中國第一、全球第七,2009年行業排名再奪中國第一、全球排名上升至第三。毋庸置疑,這般神速的業績肯定與資本運作關系緊密。
華銳風電的初始投資者分別是大連重工、新能華起、方海生惠、東方現代和西藏新盟五家機構。2008年,華銳風電增資,新天域資本旗下的FOUTURE投資公司出資2500萬元,占增資后總股比的16.67%。北京天華中泰投資公司出資2500萬元,占增資后總股比的16.67%。注冊資本由1億元增為1.5億元,大連重工股比縮水為20%。其他四家初始投資者的股比也縮為11.67%。2009年1月華銳風電又變為22個股東。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2008年那次增資具有關鍵意義。華銳風電正式上市時,前十大股東中有9家PE,占據了57.48%的股份。
當年更有報道指出,華銳風電的初始投資者東方現代和西藏新盟五年獲得了超過500倍的高額回報,新天域資本進入不到三年時間斬獲了逾145倍的回報。別小看東方現代和西藏新盟這兩大機構,他們的老板是有 “上海灘證券三猛人”之稱的闞治東和尉文淵。
還有一點不得不說,當年賣方機構對華銳風電發行價定價不超過70元/股,但最終上市發行價高達90元/股,而當時正值風電設備行業產能相對過剩時期。
第三,疑似“操縱行為”揮之不去。
2013年4月,華銳風電曾發布說明決定對2011年度財務報表有關數據進行更正,包括調整營業收和凈利潤數據。給出的原因是“會計師出現提早確認收入的差錯”。但市場人士并不買單,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后表示,追溯調整的主要原因系公司2011年度銷售收入相關數據存在虛報、造假情形。
更有投資者對該公司2011年年度報告存在財務造假行為提出索賠。首批索賠案件于2015年11月底立案,經過多次開庭審理后,2016年8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書,判決華銳風電公司需向投資者支付相關賠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