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產業發展需要計量儀表支撐,新能源電網等也離不開電力電能表。“隨著《巴黎協定》的生效,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公布,煤電產能過剩主要表現在供給側與需求側結構不匹配。”
能源產業發展需要計量儀表支撐,新能源電網等也離不開電力電能表。“隨著《巴黎協定》的生效,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公布,煤電產能過剩主要表現在供給側與需求側結構不匹配。”在日前的能源互聯網設備與技術應用大會上,原機械工業部電工局局長周鶴良向記者介紹道,從長遠看,新一輪能源裝備技術變革、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人類必將從化石能源走向非化石能源。
“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需要幾代人承上啟下、繼往開來努力奮斗。”他強調說,其核心是加快能源裝備轉型升級步伐,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能源裝備產業競爭力,實現兩手抓:一是傳統的煤電蒸汽發電能夠清潔高效;二是新能源發電能夠大規模有效、經濟、穩定運行。
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是基礎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國31個省市共有425家燃煤電廠,包含地方中小機組在內,裝機容量約9.9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67%。”周鶴良介紹說,全世界電力中40%的電量來自燃煤電廠,其中有65%~70%來自中國。從中國的國情看,以煤為主體的能源結構在短時期內不會大幅度改變,煤電機組占全部發電量的73%左右,但隨著非化石能源的比重逐年增長,煤電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低碳電力是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
他進一步強調說,燃煤發電本身就是要不斷提高燃煤發電效率,降低煤耗,降低排放,而且煤電仍有發展空間。
在煤電的清潔高效利用方面,我國有讓人信服的例子。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對其百萬千瓦機組實施了多項技術創新,在傳統的設備運行系統上進行了工藝優化,如提高蒸汽參數,采用二次再熱,改進汽輪機通流部分的結構以及優化管道系統等,經過改造,其供電煤耗達到276克/千瓦時,發電效率在滿負荷工況下達到46.5%,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達到10毫克/每立方米、35毫克/每立方米、50毫克/每立方米,優于天然氣發電排放標準。
“目前,上海外三已成為全球發電效率最高、煤耗和排放最低的綠色、清潔、高效發電廠。”周鶴良說,在采用了上海外三的節能減排經驗后,經過升級改造的華潤徐州銅山電廠兩臺百萬千瓦機組,其大氣污染物排放優于國內燃氣機組,二氧化硫的排放總量大大減少。
事實上,早在2014年9月26日,上海外三已被國家能源局授予國家煤電節能減排示范基地稱號,而在2016年6月26~30日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舉行的美國ASME電力與能源大會上,其大會主席還邀請上海外三總經理馮偉忠出席并作演講,介紹上海外三節能減排的經驗。“美國ASME委員會的高層成員和出席會議的學者及專家非常關注、重視、欽佩上海外三提供發電效率,降低煤耗和排放的經驗,該會議還為馮偉忠頒發了個人最佳創新者獎。”周鶴良告訴記者說。
“30多年來,我國煤電機組的發電效率不斷提高,供電煤耗、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周鶴良表示,如供電煤耗由1980年的448克/千瓦時,到2015年降到315克/千瓦時,保持接近世界先進水平,而且還出現了一批包含35萬千瓦及60萬千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在內的節能減排、清潔高效、綠色低碳、超低排放的電廠。
多元化發展新一代清潔能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6月13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6次會議講話中指出,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形成煤、油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
在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方面,國務院常務會議曾明確要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除了“熱電聯產”外嚴禁新建燃煤發電等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到2020年現役電廠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時;新建電廠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時;對落后產能和不符合相關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則淘汰關停;此外,還要求沿海東部及湖北、湖南、河南等中部地區提前在2017年和2018年達標等。
根據國家能源局2016年11月7日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煤電累計裝機容量規模力爭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十三五”期間改造熱電聯產機組規模達到1.5億千瓦,改造常規煤電機組量大約8600萬千瓦。
“我國的發展方針是既要發展新能源大規模集中并網,向負荷中心輸送電量,更要大力快速發展分散式、分布式新能源微電網發電技術,就近消納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周鶴良提供了一組美國2016年7月發布的數據:上半年的發電量比重中,煤電占28%,核電占20.5%,天然氣占33.5%,水電及可再生能源占16.5%,燃油占1.5%。
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非化石能源———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以及燃氣輪機發電裝機容量加在一起,將從現在的5億千瓦增加到8億千瓦左右,屆時清潔能源的發電裝機容量比重將達到40%左右;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比重達到45%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比重達到50%左右;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比重達到65%以上,我國將邁入世界強國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