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根根高達百米的白色鐵柱在夏津渡口驛鄉的平原地帶豎立起來,這是山東平原地區第一個風電項目。今年2月,總投資23.5億元的潤清風電場項目在河南清豐縣開工建設,這是河南平原地區第一個風電項目。在攻占了沿海、山地、高原地區之后,風力發電機開始進軍平原地區。
“之所以進軍平原地區,是因為新疆等地建得都差不多了。”北京天潤新能華東分公司德州潤津夏津100MW風電場工程項目副經理侯春雷告訴齊魯晚報記者。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是河南清豐的項目和夏津渡口驛的項目的共同投資建設方。
渡口驛鄉鄉長孟濤說:“早在2012年,天潤新能就開始對夏津的風力狀況進行考察,建設了80米高的測風塔進行監測。夏津有運河大堤,形成一個風口。天潤新能在夏津連續測了三年的風力數據,并申請調取了20多年的夏津風力資料,最后決定在夏津渡口驛進行建設。”此外,天潤新能選擇夏津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夏津沒有工業污染、空氣質量不錯。
風力發電機多集中在沿海、山區和高原地區。(網絡圖片)
侯春雷告訴記者,項目規劃容量300MW,一期工程100MW,擬安裝50臺單機容量2000KW的風電機組和配套箱變以及110kV升壓站一座。“一期投資8.3億元,年上網電量2.1億度。一期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社會節約標煤7.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160噸,相當于再造了約11.2萬立方米森林。”
為何風力發電能夠進軍風速較小的平原地區?侯春雷告訴齊魯晚報記者,風力發電技術不斷提高,低速風就能發電,風速達到2.5米每秒就能起機,4.5米每秒就能正常運行,9米每秒就能滿負荷運行。
雖然投入成本較高,“但風力發電的成本比火電低,特別是涵蓋國家對風電的補貼。”侯春雷介紹,潤津夏津風電場的電將全部并入國家電網。
此外,風力發電占地也非常少。“建設時可能占地較多,建設完成后,柱子直徑也就5米左右。其他地方可以重新回填。”侯春雷說。
2016年,國電電力山東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投建的110兆瓦風電項目落戶夏津,該項目年發電量2.14億度。平原地區風電也成為各大風力發電公司搶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