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輸電方面,每年電網在傳輸中的損耗達到2000億元,如果能通過電網的智能化、數字化和互動化改造,為發電、輸電、變電、用電加裝控制系統,中國可以大幅提高能源效率,并創造全球最大的智能控制器件市場。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國東部沿海可以建造超過1萬部大型海上風力發電機,有能力覆蓋目前40%-70%的能源消費,而且,西部地區、特別是青藏高原擁有得天獨厚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環境。
新技術領域可勇敢“試錯”
在新能源領域,目前存在許多新興技術方向,千頭萬緒中,中國如何冷靜認識、科學把握,武建東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對于風力發電,武建東認為,目前中國應著力發展的是10兆瓦的大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而不應該將眼光放在目前主流的2兆瓦小型設備上;在太陽能領域,中國與先進國家的最大差距體現在儲能技術和大規模光伏電站技術上;在交通領域,未來的機遇不僅是電動汽車,也包括中低速磁浮列車和使用超級電容器的社區客車。
武建東說,新能源的許多技術目前還處于“試錯”階段,尚未形成國際通行的技術標準。“試錯”雖然代價高昂,但經驗寶貴,中國企業應該積極參與。同時,他建議國內各界可爭取進入新能源產業的各種國際組織,爭取一手信息和話語權。
本期講堂的對話嘉賓、上海科技情報研究所繆其浩研究員和武建東先生作了激情互動并回答了聽眾的提問。有關本期文匯講堂的詳細內容將在文匯報上刊登,敬請讀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