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司長 馮飛
我的體會有三點:
第一,這本書提供了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國際上對能源資源的分布、狀況研究很多,有區域性解決方案,比如撒哈拉沙漠的太陽能跨洲向歐洲輸送,但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很少有人提出,我所看到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是第一個。
解決可再生能源問題的關鍵在于,可再生能源分布的非對稱性,即資源中心和利用中心的非對稱性。可再生能源的可輸送性、可貿易型非常差,如果依靠在可再生能源資源富集地區發展供電,過程會非常復雜,涉及到區域發展等一系列大問題。就此來看,能源互聯網為這個問題提供了非常系統的解決方案。
第二,如果能源互聯網的構想成為現實,它的影響將會極其深遠,不僅僅在能源領域。能源互聯網的影響在哪?我想最重要的是全球電力市場的形成。現在全球能源市場并未形成,有一些區域性的電力市場雛形,但不成規模。全球能源互聯網,意味著將形成跨國界的全球電力市場,這可能會對全球的經濟發展、地區競爭力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最近,我在看一些材料,分析各國地區競爭力時,有一個結論是,能源價格已經取代勞動力價格成為影響全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如果全球電力市場形成,對于中國這個一次能源比較短缺的國家來講,不僅有了利用好全球資源的機會,對于中國國家整體競爭力、綜合國力的提升,影響也將非常深遠。
第三、劉振亞董事長不僅是書的作者,還領導了一個全球最大的電網公司。這意味著我們有可能把這些戰略構想、理念付諸實施。我建議,可以在周邊及“一帶一路”比較現實的區域規劃構想當中,把全球能源互聯網的規劃體現出來、實施下去。而這個意義,更加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