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來自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7月3日上午,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舉辦了“中國及全球海上風電規劃及項目進展”討論會,朱光華介紹了《福建省海上風電項目規劃及進展》。
朱光華: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我主要介紹一下福建省海上風電規劃情況。因為這些工作還在開展,還沒有結束。今年3月份已經審查了一次,我們還在修改,最終的成果可能還會有所變化。
我主要分四個部分介紹:資源特點、理論蘊藏量、規劃的初步成果和前期進展情況。
福建省海上風能資源分布特點,在座的各位都是專家都非常了解。我們福建省整個海域面積是13.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的長度是6千多公里。總體上福建受季風氣候影響,年平均風速是比較大的,秋冬季以東北風為主,風向穩定、是全國乃至亞洲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在整個福建省海域當中,閩江口到以南到廈門灣這一段是受臺灣海峽“狹管效應”的影響,是季風資源最豐富的地方。閩江口以北領域跟閩南領域的話相對來說資源會差一點,但是也是較豐富的。整個資源的分布從時間上來看,每年的秋冬季風速比較大,夏季平均風速比較小,偶爾受臺風熱氣旋影響的時候,幾天風速影響也是比較大的。福建的海域主要的主導風向是比較穩定的,都是以東北風跟北偏東風為主的。他的風能占到全年所有風能總量的大概70、80%以上。
我們在近海風能資源規劃當中委托福建省氣候中心采用了一個氣候模型來算整個海域風能資源的分布情況。從他分布情況來看,顏色越深的區域就是資源越豐富的地方。紅色這一圈平均風速接近10m/s的區域。最好的區域就是閩江口以南到廈門灣這部分年平均風速大概是8-10米之間。廈門以南的平均風速到7-8米之間,寧德地區平均風速大概6.5-8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