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擴大和加深,我國社會用電量大幅下降的情況將在2009年持續。
作為經濟動向的風向標,社會用電量的舉手投足、細微變化均成為當前經濟走勢的最直接反映。
根據新華社記者從電力部門獲得的最新信息,盡管總體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但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我國電力運行中的一些指標已經初步顯現變化,透過這些變化,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些新動向也初步顯露。
用電量急滑態勢初遏:“向好”跡象漸顯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社會用電量為7809.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02%,增幅同比回落17個百分點。
在3月份當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2.01%,增幅同比回落16.43個百分點。
盡管依舊“負”字當頭,但其中蘊含的變化卻意味深長。
“相對于去年10月份之后社會用電量的急劇大幅下滑,這一情況表明,用電量同比加速下滑的勢頭已經初步遏止。”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部負責人薛靜說,“綜合各項指標來看,目前社會用電量處于‘底部震蕩’,并逐步在向好的方面走。”
在國家電網公司經營的28個省區市,去年11月份、12月份的用電量增長率呈加速下滑態勢,12月份同比下降7.56%。今年1-3月,用電量同比降幅逐步縮小,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率為-1.46%,比12月份回升了6.1個百分點,已經出現用電需求下滑企穩跡象。
多個省份用電量恢復明顯:釋放積極信號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經濟信號是:國內多個省份的電力指標正開始出現明顯回升、恢復。
來自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和國家電網的統計數據表明:和去年12月相比,今年3月,全國絕大部分省份的用電量增長同比呈現“回升”。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湖南、西藏、新疆、安徽、江西、陜西、北京、重慶等的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已實現“正增長”,湖南等省的增長率甚至超過5%。
“分地區來看,華東及南方地區的恢復較為明顯。在華東,山東、上海、安徽,特別是浙江出現不同程度的恢復態勢。這表明當地的經濟運行情況開始出現積極變化。”薛靜說。
但各省之間“冷熱不均”的情況不容忽視。在部分地區用電量止跌、企穩甚至逐步回升的同時,一些省區的情況依然讓人擔憂。一季度,寧夏的全社會用電量降幅超過20%,甘肅、山西的全社會用電量降幅也超過10%。(黃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