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能熱利用方面,2008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年生產能力超過2500萬平方米,比2007年增長10%,使用量和年產量均占世界總量的一半以上。太陽能熱水器已基本實現了商業化,形成原材料加工、產品開發制造、工程設計和營銷服務的產業體系,同時帶動了玻璃、金屬、保溫材料和真空設備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成為一個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的新興產業,目前行業有1300多家有一定規模的太陽熱水器生產企業。
“但是,目前我國生物質能發展困難重重。”李俊峰表示,無論是生物資發電還是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要達到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目標,局勢都顯得撲朔迷離,困難重重。
2009年形勢預測
“雖然2008年我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成績很可觀,但金融海嘯的影響已經從美國蔓延到全世界,從金融體系擴散到實體經濟,并開始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可再生能源產業也不能獨善其身。”李俊峰在預測2009年可再生能源發展形勢時談到。
他表示,由于世界各國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沒有變化,可再生能源產業增長趨勢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據介紹,目前美國國會延長了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2009年美國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的退稅政策得以延續,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市場的發展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另外,日本也恢復了停滯了兩年的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日本光伏發電市場將重新啟動。而我國政府也進一步規范了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電價,規劃了6個千萬千瓦的風電基地,并準備啟動大型光伏并網發電項目的特許權招標。因此,李俊峰認為,盡管可再生能源發展會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其發展的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其快速增長的勢頭將會得以延續。
李俊峰同時認為,主要依賴投行支持的光伏發電產業將遭遇融資瓶頸,重新洗牌不無可能。據了解,自2005年以來,我國的光伏發電企業先后有17家在海外上市,募集了快速擴張的資金,形成了尚德、英利、賽維、天合等10多家大型企業和數百家光伏發電中小型企業。“2009年,這些企業遭受金融危機沖擊最大,進一步的融資將變得十分困難。”李俊峰表示。
不難發現,目前在美國上市的光伏發電企業的市值下降幅度很大,加上國際光伏發電產品需求市場不確定,大型企業的快速擴張將可能受阻,而中小企業的增長也變得更加困難。“2009年,我國和世界光伏發電市場雖然仍會保持增長的勢頭,但是,增速將大幅下降。進而轉變為消化近年來形成的市場泡沫,整個行業開始重新洗牌不無可能。”
此外,在李俊峰看來,由于糧食價格上揚、石油價格下滑,將對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影響巨大。他同時認為,我國風電建設速度取決于電網建設速度,集中和分散相結合將是我國風電發展的主要方向。2009年,除了國家正在規劃的幾個大型風電基地建設需要電網建設的配套之外,對于分布式風電的入網技術和政策問題也將提上議事日程。
盡管,2009年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不少挑戰,但李俊峰對其發展前景仍然看好,“今后5-10年將是我國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大規模利用的起步階段,能否抓住機遇,打牢基礎,迅速形成可再生能源市場和產業,是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