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力筒基礎因其外形象倒扣在土中的筒且靠吸力沉貫而得名,其在海洋工程領域已有近40年的使用歷史。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們依據負壓錨原理,在北海和墨西哥灣采用帶裙的基礎平臺;1994年7月,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建成了一座新型的大型導管架平臺,該平臺采用一種新型的基礎——吸力筒型導管架基礎(水深70m)。吸力筒自20世紀90年代陸續在國內應用。
吸力筒基礎的優點包括施工安裝方便,沒有噪聲,可重復利用,方便拆除等。借鑒海洋工程經驗,設計人員試圖將吸力筒基礎應用于海上風電領域。
2014年,世界首個吸力筒式基礎樣機應用于BKR01海上風電場,該吸力筒基礎高57m,重約850t,適用水深30~60m,該基礎上安裝4MW風機。
吸力筒基礎的設計施工難度很大,包括沉貫過程模擬,土動載下的軟化特性和液化可能,需要施加的負壓確定方法等。樣機通過3年多的運行和檢測,其穩定性、可靠性得到初步驗證,在BKR02項目中,確定20臺MHI Vestas 8MW風機基礎采用吸力筒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