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余暢出席“上海國際海上風電+風電運維活動”時,就“廣東珠海桂山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進展情況介紹”發表技術演講
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演講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桂山海上風電的概況,第二部分介紹項目公司的情況。第三分享目前項目的進展情況。最后分享在這個項目建設當中關鍵的幾個技術問題,包括設備選型的相關問題。
桂山這個項目是國內首個海上風電場和電網整合的項目,也是我國首個臺風區域的一個試驗場。這個風電場場址在珠江口的延伸區域,由5個海島圍城了一片海域,大概有45平方公里。這個風電場通過一個海島的升壓站,是在島上面做一個升壓站,通過11萬的海纜輸送到珠海電網。
同時這個項目另外一個亮點是要統籌解決海島供電的問題,其中有三個島,桂山島也是一個國家級的海洋開發區。目前三個海島還沒有跟大陸聯網,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也是借助開發海上風電,最后通過35千伏的海纜永久解決這個供電問題。這個是項目的亮點。
這個海上風電場址到澳門西南是16公里,西北測距珠海市區是17公里,距香港的大嶼山機場大概20公里的位置。
桂山的海上風電場已建設66臺3兆瓦的風機,并分兩期建設,現在已經完成了一期建設的施工,還有設備的招標情況。預計年發電量大概41億千瓦時,實際上等效年發電量小時數是4900個小時。風電場的單位千瓦的造價大概是20900元左右。實際上0.85元這個電價對投資的回報率是挺大的挑戰。一方面是控制自己的設備采購,包括優化設計,施工,控制成本。另外也會向地方政府申請補助。
這是一個國家級的示范項目提出示范方面:第一個是海上風電開發模式,這個項目是由電網企業牽頭,然后聯合了發電企業,包括設備制造商等,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然后來牽頭開發,希望能夠有序的開發廣東省的,這個是開發模式的示范。
第二,海上風電國產化示范,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想采用國產的海上風電大風機風力發電機的采購,特別是考慮到對抗臺風抗腐蝕技術一些關鍵海洋技術的示范。
第三,在國內首次使用試裝導管架的技術形式,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利用這種技術形式的施工的關鍵技術和工藝也進行了嘗試。
第四,因為這是一個整合的項目,公司想把海島智能電網技術的示范,利用海島上面風光可再生能源,即使是在海島沒有聯網前我們利用風光這種形式,可以保證海島風電的運行做了一個試點示范。
介紹一下項目開發公司的簡單情況,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是在2012年7月份成立的,總部是在珠海。股東有9家,其中2家電網企業,5家發電公司,1家設備制造商,還有1家省屬綜合性工業企業。南網能源公司控股占20%,其他8家股東是10%的股份。經營范圍主要新能源這一塊,包括風資源和海上風電建設開發和運營。
下面把項目的建設進展情況介紹一下,實際上桂山這個項目是2012年4月份拿到國家的路條開始開展前期工作。當時的計劃是2013年7月份取得核準的,但是由于海洋環評的鉗制評價,當時要做一個評價主題影響風場核準的進度。目前這個核準已經通過國家評審,這個月會完成整個海洋環評的審查,預計8月份可以核準,計劃8月份開工建設。
第一期工程完成主設備的采購,包括施工的招標。設計也是進入到一個施工圖設計的階段,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已經做好了準備的態勢。目標是2014年12月份首批電網要發電,明年后半年開始第二期的建設,力爭2016年風機電網全部投產,但是這個還是有挑戰性。
下面把這個風電場相關的一些設備選型,還有幾個技術問題分享一下。
第一,風機選型,桂山風場場址條件年平均風速是7.33m/s,條件是很一般的。但是該地區也是處在一個臺風頻發區域,50年一遇已經達到65m/s,風向變化比較小,有1.1米。根據這個情況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選擇的風機要達到一級的安全級別,因為要抗臺風。B級的以上臺風強度要采用一種低速型的風機,因為年平均風速只有7m/s。但是這個跟臺風有點矛盾了,對風機是一個挑戰。一期已經通過招標選擇了兩種機型。這種是明陽一個是低速型風機,另外一個是聯合動力的3兆瓦的風機,葉片的直徑是108米。
第二,風機基礎,這個場址水深是7米-11米。但是這個場址的地質條件比較差的,因為瘀泥層很高,最深的地方達到了40多米瘀泥層。這樣可能對選擇技術形式要調整,如果選擇單樁的話技術形式會造成成本很高。另外一個條件,因為臺風區域這一塊是海上有效工作時間比較短,窗口期也就100來天,所以盡量控制基礎施工的時間,能量把能做的事情放到陸上來做,控制海上施工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