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風電機組基本自振周期在動力學分析和抗震分析中極為重要,由于統計數據數量少,目前相關研究尚未獲得簡單、準確的經驗公式。有鑒于此,本文推導出近似理論公式,并依據63 臺風電機組實際數據,采用擬合分析的方法總結出3 種包含不同參數的經驗公式,并進行了誤差評價。根據風電機組已知數據的詳細程度,可選用相應的經驗公式進行基本自振周期計算或者定性判斷,為進一步的動力學分析和抗震分析提供參考。
關鍵詞:可再生能源;風電機組;基本自振周期;理論公式;經驗公式
0 引言
風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受到世界關注,近年來,風電產業發展迅速,2007 年底到2011 年底,世界風電總裝機容量從94GW 增長到239GW,其中我國的裝機容量從5.9GW 猛增到63GW,居世界第一。預計到2030 年,風力發電將提供全球電力需求的20% 左右,而我國的風電裝機容量預計達到513GW。[1-2]
隨著我國風電產業的蓬勃發展,許多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都建設了風電場,其中一部分處在地震帶,需考慮風電機組的抗震性能,文獻[3] 和文獻[4] 都較為詳細地闡述了研究風電機組抗震性能的必要性。[3-4] 我國抗震規范中規定的設計方法是基于反應譜理論的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法,采用這兩種方法需要計算出結構的基本自振周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