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司蘭已經確定要退出中國了。”一位風電行業內人士繪聲繪色的描述,“內部消息說已開始裁員了,天津的工廠打算賣給華銳風電(601558.SH),雙方目前正在洽談價格。”
如多數人所知,雖然2010年中國風電市場增勢依舊迅猛,卻并非是蘇司蘭在中國發展史上值得稱道的一年。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數字,蘇司蘭2010年新增裝機容量約為199.85兆瓦,在中國風電新增裝機排名中位列15。盡管普遍有抱怨認為,外商近兩年在中國出售風電設備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但2010年維斯塔斯和歌美颯還是分別以約892.1兆瓦和595.6兆瓦的新增裝機容量排名第6和第8。
相比之下,2009年蘇司蘭的成績是新增裝機容量293兆瓦、排名第9位。這年,維斯塔斯和歌美颯的成績分別為608.75兆瓦、排名第6和276.25兆瓦、排名第10。
“無論是基于集團的長期戰略考慮還是中國分公司的目前現狀,蘇司蘭都肯定不會退出中國市場。”蘇司蘭政府與公共事務部熊浩辰說。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分析認為,蘇司蘭進入中國已經有6年左右的時間,在中國的持續投資超過了30億美元,這些沉淀下來的巨額資產要想在短期內處理完畢,一方面手續比較復雜,另外其會遭受大量的資產減值損失。
他認為,華銳風電購買蘇司蘭廠房的可能性也不大。“目前國內一些風電整機設備的自主研發能力,并且產能的規模較大,布局也日趨合理,單純擴大產能興趣不大。”
但對于熊浩辰來說,臨危受命的空降CEO何耀祖是讓他吃下“定心丸”的關鍵所在。這名2010年12月1日新上任的香港人,是蘇司蘭首次啟用華人擔任中國區CEO。
零部件或將從國內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