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4-12-30 來源:東方風電 瀏覽數:318
26MW級海上風電機組作為當今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超大型海上風機,是東方風電積極落實集團公司領先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持續引領國
26MW級海上風電機組作為當今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超大型海上風機,是東方風電積極落實集團公司領先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持續引領國內海上風電市場的重要抓手,同時也為我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戰略目標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
作為集團公司重大科技項目,東方風電黨委以黨建為引領,聯合風電研究設計院黨委、供應鏈管理部黨支部、質量安全環保部黨支部、福建風電黨支部、天津葉片黨支部、山東葉片黨支部及齒輪箱、電機、主軸承等外部配套廠家黨支部,圍繞《黨建引領、創新驅動,高質量開發下一代海上風電機組》開展創爭聯動,由風電研究設計院黨委牽頭,組織開展4項創爭聯動,成立5個技術攻關隊,通過公司黨委掛牌出題,黨支部揭榜破題,黨員亮牌解題,扎實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確保26MW這一“大國重器”研制成功。
(一)公司黨委掛牌出題,鏈動黨建合力
針對需要跨部門跨單位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公司黨委指導風電研究設計院黨委與相關單位開展創爭聯動,針對葉片、齒輪箱、發電機、主軸承等關鍵部件與天津葉片、山東葉片、齒輪箱廠家、發電機廠家、主軸承廠家開展創爭聯動;在物資配套等關鍵環節與供應鏈管理部開展創爭聯動;在整機產出方面與福建基地開展創爭聯動,充分發揮了各個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協同作戰能力。
(二)黨支部揭榜破題,引領創新驅動
風電研究設計院黨委通過對項目重點難點的分析,有針對性的制定了詳細攻堅克難舉措和任務分解計劃。從上百項任務中梳理出了37項需要重點協同和攻關解決的具體任務,層層分解細化責任到人,嚴格按照計劃開展工作。
將黨建帶團建的要求納入整體策劃。針對風電研究設計院團員青年占比高的特點,結合青年人才培養調研成果,在主題實踐活動方案策劃中明確提出要求團員青年參與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從制度層面將發揮黨建帶團建優勢、發揮團員生力軍優勢、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落到實處。通過系統策劃傳幫帶,將新員工多,經驗少的劣勢轉換為思維活躍、充滿活力的人才優勢。
科學分層設置攻關隊,逐個擊破技術難題。由風電研究設計院黨委及下屬四個黨支部發起針對葉片、傳動鏈、風險防控組織成立三支黨員攻關隊;在傳動鏈攻關隊中又下設了齒輪箱、發電機、軸系三支攻關小分隊,既提高了整體協調性,又能確保攻關隊的精干高效、責任明確。
設立風險防控攻關隊。將風險防控單獨成立攻關隊,組織梳理重要風險項25項,逐項抓落實,同時吸取其他機組問題逐項對照落實。風險防控攻關隊注重“向前沖”的同時更加注重“不摔倒”,這是公司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
(三)黨員亮牌解題,蓄力攻堅克難
通過該項目培養出了一批敢打敢拼的黨員骨干作為帶頭人,帶出了一批創新能力強、充滿活力的團員青年生力軍。26MW項目關鍵崗位中87.5%由黨員骨干擔任負責人,沖在最前面,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黨員王德輝帶領機械團隊,創新設計方法,優化制造工藝,大大減小了主軸最大加工尺寸,降低可用機床門檻,牽頭解決輪轂和機架鑄造過程中的諸多難題。
黨員王紅賢帶領齒輪箱設計團隊,勇挑重擔,憑借不懈探索與多項創新技術成果的巧妙運用,成功將齒圈直徑控制于最小范圍以內,圓滿攻克超大機組變形及累計公差超出密封間隙等核心技術難關,廠內實測性能指標達國際先進水準。
黨員李建富帶領發電機團隊為了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團隊成員加班加點,主動放棄周末休息時間,開發出了適用于大容量半直驅機型的全新低附加損耗繞組設計技術,極大的削弱了附加損耗,從而提高了發電機效率。
通過公司黨委掛牌出題、黨支部揭榜破題、黨員亮牌解題,26MW機組研制實現了主題實踐活動的預期目標,整機于2024年10月12日成功產出下線,單位千瓦采購成本達到預期目標,關鍵部件性能達到甚至超過設計目標,對黨建與業務融合的模式進行了探索和實踐。下一步,東方風電黨委將持續拓展技術創新黨建新模式,為集團公司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裝備制造集團貢獻力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157gl.cn/news/show.php?itemid=77600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東方風力發電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