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3-10-20 來源:能見APP 瀏覽數:317
10月18日下午,斯凱孚中國應用工程專家張彬在“海外機構專場:實現公平安全的能源轉型”上發表了題目為《斯凱孚助力中國風電可持續發展》的主旨發言。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3)在北京如約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聚焦中國能源革命的未來。
本屆大會以“構筑全球穩定供應鏈 共建能源轉型新未來”為主題,將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全球風電產業布局及供應鏈安全”“雙碳時代下的風電技術發展前景”“國際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機組可靠性論壇”等不同主題的21個分論壇。
10月18日下午,斯凱孚中國應用工程專家張彬在“海外機構專場:實現公平安全的能源轉型”上發表了題目為《斯凱孚助力中國風電可持續發展》的主旨發言。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榮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斯凱孚作為一家企業是如何在綠色低碳大主題下一些具體的案例,希望能夠對大家有一些參考或者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斯凱孚是一家擁有77個生產基地,42000以上員工的國際化企業,全球每5個流程中就有一個來自斯凱孚。這代表什么呢?這么大的體量,我們對于全球本身碳消耗影響非常大。大家知道在整個全球有接近30%能源來自于或被消納于摩擦,摩擦直接跟軸承相關,作為斯凱孚這樣一家企業,我們其實非常重視自己本身生產制造減排以及本身產品的減排能力。對于我們來說,我們是做軸承的,也希望能夠通過對于軸承這個產品以及周邊零部件,密封、狀態監測以及服務的深刻理解,深刻挖掘給出具體節能減排的方案。
經過多輪思考,我們給到有5個主要的方向,第一個是基于產品的,減少摩擦高效的產品。第二部分,對于清潔技術的深入合作,希望通過深入的清潔技術去減少碳排放。另外一部分,77個生產基地的工廠希望能夠在未來達到碳中和,實現零碳制造。另外一個維度,希望生產出去的產品能夠再發揮它的作用,延長使用壽命減少排放。最后一個維度,希望通過智能化和數字化提高具體的效率。
這里跟大家分享幾個具體的例子,首先是節能減排的產品。這個產品開發過程,首先是基于整個行業以及本身摩擦學、流體力學的研究,以及本身整個行業應用實際情況,開發出來了一系列低碳綠色產品。我只舉一個例子,用于廢水排放的鼓風機為例,使用項目副軸承每年可以節省375噸二氧化碳排放數量,通過一系列的產品,我們希望在整個集團層面上來去實現節能減排,實現零碳大目標。
另外一個維度,剛才提到工廠零碳制造,大家知道對于生產性企業,本身的碳排放是非常巨大的,斯凱孚在這里邊做了兩個事情:第一大力使用光伏,這里邊有幾個數字,截至到去年我們在中國區所有的工廠盡量鋪設光伏板,截至到目前相當于13.7兆瓦容量,今年結束能夠超過20兆瓦光伏鋪設率,相當于每年能夠減少12000噸以上的碳排放量。第二希望引入更多的綠色電力,本身有風電企業生產的綠電引用到各個工廠的生產中。目前我們在中國區9家工廠能夠實現50%以上的電力來自于綠電,相當于每年再造超過6萬平米的森林。我們從整個公司大的層面上跟大家去分享如何去實現綠色低碳。
我們更聚焦中國區這邊具體的一些方案。對于斯凱孚中國區有9家工廠,超過6000名員工,在中國市場相當于對軸承行業有非常多的影響。在這里我們希望在中國能夠做到更多的綠色,第一步通過技術帶來綠色。大家知道對于傳統的外資企業,主要的技術中心以及研發人員都主要在國外,斯凱孚即時做到了本土化。從2010年開始建立了中國技術中心,在以前是歐洲支援中國,現在我們能夠做到中國支持中國以及中國支持歐洲。具體可以看到從應用工程、產品設計、實驗室、生產制造以及具體的市調分析等等,全部建立了一條產業鏈,能夠通過自己本土的技術推動中國技術層面的發展,然后帶來提效,帶來綠色。
除了技術以外我們要帶動整個產業鏈發展。我們在中國建立了9個工廠,在9個工廠的帶動下,和工廠上下游的產業共同發展,通過本土產業鏈效率提升來促進中國整個地區行業的效率。
除了中國本身這個區域的貢獻以外,我們更多想聚焦到風電。對于風電領域,大家剛才看到50年的歷程,這50年風電發展歷程上可以看到斯凱孚的產品在25萬臺以上的機組有應用,可以說每10個機組中應該有9個機組能夠找到斯凱孚產品的影子。這得益于本身全產業鏈的布局,剛才講到了本土設計、本土的生產制造以及本土的服務運維,通過全產業鏈條的帶動去實現風電行業發展。
具體到產品,我們是通過3個層級,從本身的技術研究到設計機鉆、生產制造以及后續具體智能運維實現端到端服務,為整個風電產業增速提效。講具體一點,大家知道對于一個產品能不能節能減排,生產制造是一部分,另外非常關鍵的是后期運行是不是足夠高效,是不是足夠穩定。在這里我們需要做兩件事情,一是保證本身產品的高性能,二是保證本身產品的可靠性。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我們本身的測試、分析、驗證,之后才會有批量化。
對于測試我們也投入了非常多的資源,在德國全球測試中心,這個實驗臺截至到目前是全球最先進的軸承測試塔架,它可以實現16兆瓦級別的風機整功率加載,通過塔架測試去識別出,軸承也好,還是風機的整個傳動鏈設計缺陷或者設計冗余來優化我們本身的產品,給到市場最終可靠高效的產品。經過幾年的測試,對于風電整個行業給到非常具體的產品出來,首先可以看到現在整個行業對于主傳動鏈有一個非常主流的技術方案“T2B+T2B”,對于6兆瓦以上的風電機組,可以看到“T2B+T2B”是主流的技術方案,如果走到10兆瓦甚至以上,可以看到目前是90%的機組都會使用到“T2B+T2B”。可想而知,圓錐軸承對于整個風電傳動鏈的重要性。這么重要的產品,首先具有高性能,第二需要有非常好的可靠性。斯凱孚做了非常多的塔架實驗,在塔架實驗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的材料,熱處理參數的優化,內部幾何結構重構,最終給到市場這款新的圓錐軸承。
說一下主要特點,產品本身比之前行業里的標準軸承帶來15%以上承載力的提升,帶來的直接結果兩倍以上壽命的提升。換作實際的應用,如果原來你是6兆瓦的機組,不改變本身機組結構鏈布局的情況下,我可以升級到8兆瓦,這樣本身機組的功率密度或者度電成本就能夠有一個非常好的改善。從測算來看,如果說在新技術的使用下,我們可以實現整個傳動鏈成本20%降低,整機應該在1%到2%的水平。我們本身仍然使用6兆瓦的傳動鏈,后續沒有更多的擴容計劃,本身的可靠性行業里90%的水平提高到95%,甚至更高的水平,意味著未來有海上10臺的時效,未來的時效會減半甚至更少,對后期運維成本減少非常有貢獻,我們希望通過全產業鏈的角度能夠降低整個行業碳排放量的水平。
剛才講到了具體產品,另外一點想給大家做一個預告。整個行業不停向前去發展,一款產品不能解決行業所有問題,我們也會在未來6個月左右發布新的產品,希望通過一個產品組,而不是單一的產品能夠幫助到整個行業提高機組效率。
除了產品以外,另外談到一個維度——智能化。對于智能化的特點,斯凱孚有一系列的產品,比如直接相關的智能滾子技術是唯一目前能夠監測到軸承內部載荷的產品,振動、油脂監測技術構建起一整套機組可靠性監測鏈,它的價值在于兩方面,首先是本身設計驗證。大家知道現在對于機組本身的載荷有非常高的不確定性,本身為了應對這種不確定性,其實我們在整個設計鏈條上都有相應的安全系數,有相應的安全余量。
在目前這種低成本驅動下,安全余量多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是不是能從3降到2,從2降到1.5,取決于你對整個傳動鏈有沒有更深入的理解,有沒有更好的數據,這就需要我們真正能夠監測到整個傳動鏈部件的核心。對整個傳動鏈部件核心有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我們能夠相應地降低安全系數,但不提高風險,這樣才能夠讓這個行業健康地發展。這是本身我們對于設計角度帶來的價值。
另外一個維度,對于后期運維。我們知道現在全國有超過十幾萬臺的機組在運轉,這么多機組,如果我們能夠去實現有效地監測、預測,那對于我們后期整個市場來說應該是一個非常大的幫助,能夠幫我們有效地去提前預判準備,節約由于未知失效導致的成本上升。
除了產品智能化,另外一個維度對于清潔技術本身希望有更多的貢獻。軸承產品除了本身的摩擦以外,另外一個非常大的消耗就是在油品上。對于油品我們給到了相應具體的解決方案,我們叫做RecondOil,核心就是對于油品的過濾,能夠達到油品的回收再利用。以本身主流6兆瓦機組為例,整個尺箱里面有幾百升的油,如果每到3年、5年需要換,這幾百升的廢油對于整個環境的污染非常巨大。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技術或者產品,能夠讓油再生,重新回歸到機組的使用中,而不去浪費掉帶來環境的污染。希望通過無論是產品、智能化或者清潔技術,能夠為整個行業帶來更多的綠色。
希望大家能夠通過自身的發展為行業節能減排做出貢獻,能夠給世界更多的綠色。我的演講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157gl.cn/news/show.php?itemid=71255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東方風力發電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