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制造商Vestas與合作伙伴天力離岸風電公司,11月10日宣布,現已在臺生產30支、總計約1000噸風機葉片,在實現風機本土化上已有階段性成果,也為V174-9.5MW™ 離岸風機本土化奠定最新里程碑。
V174-9.5MW™型號每支風機葉片重達35噸、長85公尺,其中關鍵的環氧樹脂及碳纖維原料皆由臺灣本地生產,并由位于臺中占地21萬平方公尺的天力葉片制造廠制造。
上述葉片將支援Vestas在臺總容量近1.2GW(十億瓦)的離岸風電計劃,包含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中能風場、以及臺電離岸風電二期。
Vestas亞太區營運長巴爾弗斯表示:Vestas對于能夠與天力共同制造出1000噸的本土風機葉片感到相當自豪,從制造出第一支葉片開始,不斷提升葉片制造廠的產能,證明Vestas與當地合作伙伴的良好關系,以及對臺灣的重視。
Vestas臺灣區總經理林正光(Alex Robertson)表示,唯有明確的風電開發案才能讓Vestas得以實踐在地供應鏈的大型投資計畫,「臺灣離岸風電第三階段開發的不確定性,正使我們在臺的投資面臨風險」,Vestas致力于在臺確立永續的風電產業,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產業環境需做出改變。
Vestas點出區塊開發的三重困境,包含開發規模受限(一個風場僅有500MW開發規模)、過低的競價上限(每度電2.49元),以及相對缺乏彈性的本土化要求(25項指定零組件皆須由臺灣生產)。
為解決現有困境,Vestas建議提高單一風場的容量規模;而為符合經濟效益,應提高競價上限;同時應調整在地化政策,讓開發商與供應鏈可以自由選擇執行項目,并轉化成積分制。Vestas強調,此訴求的最終目標是幫助臺灣市場保持在亞太區離岸風電產業的領先地位,并確保未來的風場開發案能夠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