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訂8月底要公布的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招商初稿,確定跳票了!經濟部官員證實,由于風電開發商歧見甚多,因此有待時間整合。據了解,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游戲規則最快9月預告,但競標結果將在明年總統大選過后才會揭曉。
離岸風電第一階段示范風場今年底將陸續併網,第二階段遴選開發商也加快腳步進行國產化及相關前置作業,最快明年會有完工併網風場。據悉,臺灣對離岸風電營造友善環境,國外不少開發商想在第三階段來臺試水溫,希望及早瞭解臺灣市場。
經長沈榮津日前對外宣布,8月底前將公布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初稿,讓開發商據以表達意見,再規劃競標,不過,經濟部低調證實,因各方歧見仍多,游戲規則尚無共識,決定延后預告。官員強調,有共識才能走下去,不然草率公告引起軒然大波,對于離岸風電開發不一定有利,穩扎穩打才有助風電產業練功。
2026年至2030年間離岸風電仍有5GW併網容量,其中4.5GW已完成環評。官員表示,業界認同三階1年釋放1GW,這應是大原則。惟併網時間將影響成本,加上還有未完成環評的潛在新開發商有意參與三階,因此每年釋出1GW,是比照二階遴選方式一次性公告、分年併網,或每年針對1GW競標一次,對此業者歧見頗大。
據悉,臺灣外海風場有20多GW的開發潛力,開發商要求經部不要只限開發10GW,應預告還有第四階段的開發,或者三階預告競標容量應遠大于5GW。
官員透露,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確定會納入國產化的招標要件,但如何納入評分,是比照二階遴選指定項目,或要求開發商在地化採購占總投資金額一定比例,業者各有主張。
官員表示,二階遴選風場正進行風電國產化推動,若三階延續,可讓臺灣在地供應鏈廠商投資設備攤提年限延長,有助風電供應鏈產業發展。
另第三階段採取遴選或競價,官員表示,目前規劃採取先審查基本資格,在技術財務等層面上都具備國產化能量后,再進入價格競標。但開發商多反對二階段招標方式,希望經濟部一次性評分,決定哪些廠商在三階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