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吉林省西北部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1攝氏度,但白城市安廣鎮第三小學的教室內卻暖意融融。“暖氣管道熱乎乎的,現在室內溫度是22攝氏度,風電供暖給我們帶來的變化太大了。”安廣鎮第三小學校長劉芳華感慨萬分。
2016年,吉林省大力推進清潔取暖工程,國網吉林電科院積極響應,成立科研攻關團隊,趕赴安廣鎮開展實地考察。
白城風能資源豐富,本地消納卻十分困難,離安廣鎮不到20千米就有一家風電場冬季常處于棄風狀態。攻關團隊想到利用風電廠盈余電能轉化為安廣鎮需要的熱能,實現清潔供暖。
同年冬天,攻關團隊來到安廣鎮第三小學,將好消息帶給劉芳華。劉芳華臉上卻“寫滿”愁字。“學校每個教室都冒著煙,煙散不出去,熏得眼睛疼,師生只能到外面呆一會兒。坐得離爐子遠的學生,寫字時手都不能彎,腳凍得疼。由于環境惡劣,很多家長決定給孩子換個學校。”劉芳華說。攻關團隊了解情況后,主動說服家長,將風電供暖可行性和優勢一一說明,消除了他們轉學的念頭和顧慮。
為了能讓項目盡快落地實施,國網吉林電科院深入探索風電供暖新模式,砥礪攻克項目技術瓶頸難點,最終一整套(風電廠—儲能裝置—電鍋爐)清潔供暖工程僅僅用了6個月就完成了。
如今攻關團隊再次來到安廣鎮測試著風電并網后的電能質量、功率控制能力、自動發電控制等,為風電供暖的安全穩定運行保駕護航。看到攻關團隊,劉芳華激動地說:“因為天冷,以前閱覽室、美術室、音樂室、體育器材室一到入冬就關門,現在都能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