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第十屆“中國最佳商業領袖”評選揭曉。這個由中國最具影響力財經媒體集團第一財經主辦的,旨在認可并表彰在當今瞬息萬變的中國商業環境下取得巨大成就的商界領袖。遠景能源CEO張雷榮獲“年度創新典范”大獎。第一財經首次將“年度創新典范”頒發給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科技企業,是對可再生能源行業對社會所做出貢獻的認可。對于遠景能源來說,張雷的獲獎,算是在16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中國商業領袖獎評委會認為,遠景能源是除BAT之外,又一家能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引領時代的科技公司。秉承著為人類的可持續未來解決挑戰,遠景能源已經成為全球智慧能源革命的引領者。第一財經通過對戰略決策、管理實踐、個人特質的綜合評估,評選遠景能源CEO張雷為“年度創新典范”。
張雷向大會公眾介紹,在可再生能源行業同伴的奮斗下,2015年風電和光伏的新增裝機量已經超過了化石能源,人類從此進入可再生能源時代。張雷致獲獎感言時表示:“如果能源有顏色,在普通人的眼中或許是灰色,想到的是煙囪、霧霾、氣候災難、中東危機。但我們也有風和太陽這樣的自然饋贈,充沛、綠色、免費。一分鐘的陽光,可以滿足地球一年的能量,能否實現取決于我們自身是不是有勇氣和決心,來開創這樣一個美好能源的世界!”
遠景能源CEO張雷致“年度創新典范”說道:”非常感謝第一財經和評委會,創新需要勇氣,今天發現評選創新典范獎一樣需要勇氣。為什么?評委會今年把這個獎項頒發給了一家在能源業以外相對少為人知的企業,這更需要勇氣。畢竟把創新典范獎頒給當下最流行的互聯網金融、O2O、或大數據、云計算,會更加安全保險、讓人感到習慣自然。
為什么創新需要勇氣?創新的對立面是守舊和習慣,習慣就像地心引力一樣,無時無刻不在挾持我們,哪怕有些時候這樣的現狀并不讓你滿意。比如今晚窗外的霧霾,從一開始我們感到的是不滿,慢慢地我們變成無奈,后來變成了習慣,最后我們從習慣走向了自然。我們只有通過創新的勇氣,才能真正去質疑這些常識和習慣,去改變現狀,用勇氣去挑戰自我,去獨自上路,在無人區探索和堅守。
我想很多小伙伴對能源并不陌生,談到能源,我們小時候看到的是煙囪,長大了我們看到的是霧霾,也會聯想到氣候變化、中東危機。我們已經習慣了能源是灰色的,但為什么我們沒有勇氣去想,能源可以是美好的?可再生能源例如風和陽光,他們都是自然界給我們的免費饋贈,無處不在、充沛、綠色的能源。一分鐘的陽光,可以滿足地球一年的能量。能否實現取決于我們自身是不是有勇氣和決心,把自然能源變成我們世界的美好能源,來開創這樣一個美好能源的世界。
非常令人欣慰的是,在過去的2015年風電和光伏的新增裝機量已經超過了化石能源,人類已經進入了可再生能源的時代。背后是我們整個能源界孜孜不倦的拼搏、勇氣和實踐,我們有一個愿景,在未來三年,把智能風電的度電成本降到0.2元/度左右。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的征途還有一個更大的挑戰,那就是能源系統的協同成本。”
正如遠景能源CEO張雷所說,“我們需要一個物聯網平臺,把數以十億計的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汽車、充電樁、家用電器設備、儲能電池連接起來,聚合在一起形成像交響樂一樣的能源協奏曲,我們正有幸引領這樣一場變革。在這樣一個征程上,我們沒有人可以追隨,我們需要的是勇氣,來為人類開創美好能源世界!”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遠景人用自己的創新理念、優秀的人才優勢、世界領先的技術手段,一步步打造理想的能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