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舉行的第九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漢能控股集團與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聯合發布了《全球新能源發展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新能源發電延續了高速增長的趨勢,年發電量同比增速達到19%,同時,全球能源體系向分布式移動能源演進。
按照新能源類型,整個報告共分十個章節,分別為全球電力市場、光伏、光熱發電、風電、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儲能、碳市場和全球移動能源市場。報告介紹了各類新能源2014年的產業發展概況、融資情況、市場情況以及未來市場發展的展望。
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總發電量23131.2TWh,同比增長3.2%。化石燃料發電量占全球總發電量比重的66.6%,比重持續下降。新能源發電延續了高速增長的趨勢,年發電量同比增速達到19%,占全球發電量總額的6.2%。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中國新能源產業研究院顧問王會東介紹,2014年,化石能源累計裝機容量持續下降至65.1%,新能源累計裝機容量則由2013年的9.5%上漲至10.9%,其中中國發電裝機累計達1360GW,同比增9.5%,為全球第一,預計2015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15-20GW。
從報告還可以看出,2014年,全球光伏產業開啟了新一輪的景氣周期。全球光伏市場的新增裝機容量又創新高,達到47GW,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88.8GW。
全球光伏市場的競爭格局悄然發生變化,中國、日本和美國光伏市場的快速升溫推動本輪景氣周期,快速崛起的英國等新興光伏市場成為2014年全球光伏市場的新貴。光伏技術的持續進步推動光伏市場的細分化程度不斷升高,除地面電站、分布式等傳統光伏發電的應用類型外,光伏技術和民用產品的結合應用開始展現生機。
同時,為應對移動通信、大數據以及智能終端等“移動、實時、智能”的全球技術與商業模式變革,全球能源體系向移動能源演進。
從產業鏈環節劃分,移動能源市場可分為移動能源產品、智能路由產品和移動能源服務等環節。其中移動能源產品將包含:服裝、包類、公共設施等能夠搭載可移動分布式發電技術的通用產品;自身需要消耗電量的各類電子、通信、智能產品;與交通工具相關的新能源車、船產品;以及一些功能特殊、續航要求較高的特種產品,如衛星、無人機等。
報告預測,2020年移動能源產品市場規模將達到4.7萬億人民幣,智能路由產品市場規模將隨著移動能源產品市場規模的增長而逐步增長。2020年達到相當于移動能源產品市場規模15%的水平。而主要由移動能源及智能路由產品維修、更新、軟件支持與即時服務等業務組成的移動能源服務市場規模,則將于2020年達到相當于移動能源產品市場規模20%-25%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