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被業內稱為風電轉折年、調整年,這一說法在風電企業前三季度的業績中得以表現。總體來看,市場占有率較大的公司,其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而個別排名稍后的非上市公司的表現則較為穩健。
國內巨頭集體下滑
排名前三甲的整機制造商華銳風電、金風科技和東方電氣各項指標降幅較大。
華銳風電營業收入83.9億元,同比減少27.3%,凈利潤9.01億元,同比下降48.51%,每股收益0.45元。華銳風電預計,2011年全年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50%以上;公司表示,前三季凈利下降,主要原因是本期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產品銷售價格下降、銷售收入減少,毛利率也有所下滑;宏觀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以及項目審批原因,部分項目建設延期,導致銷售收入減少;管理費用也相應增長。
金風科技表現更加慘淡,其三季報顯示,公司凈利潤6.15億元,同比下降了59.85%。造成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除上述共同因素外,原材料成本飆升是金風科技凈利潤下降的另一主要推手。據悉,今年直驅永磁風電機組所需稀土的價格一路暴漲,部分品種上漲幅度超過了10倍。
這一始料未及的漲價,使得采用直驅永磁技術路線的廠商叫苦不迭,受到連累的企業還包括湘電股份,其副總經理龍辛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稀土價格的波動,造成每臺風電機組的價格上漲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公司已經開始研發不需要稀土勵磁技術路線。產品在近期即將下線。”湘電股份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只實現凈利潤1.26億元,同比下降79.2%,是風電上市公司凈利潤降幅最大的企業。有券商報告指出,稀土價格的上漲致使湘電股份上半年毛利率下降6個百分點。
東方電氣是綜合性的發電設備制造商,其風電板塊相對水電等板塊降幅最大。前三季度,風電機組售出861臺,折合131.8萬千瓦同比下降27%,包括風電設備、核電設備在內的新能源收入同比下降12%,而且由于風電設備價格下降,致使新能源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2.06個百分點至18.82,較2010年全年減少3.01個百分點。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84%,存在財務風險。
此外,上海電氣、明陽風電等企業的業績同樣不好看。登陸美國證券交易所的明陽風電三季報還未刊出,但從二季報中可以看到,其全面收益總額同比下滑了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