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智能電網建設。”作為智能電網的最主要推手,國家電網公司在3月5日等來了政府工作報告對推動智能電網發展的肯定態度。
2009年7月,國家電網宣布將分三個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2009年至2010年屬于規劃試占階段。目前,國家下屬各網省公司包括北京、天津、浙江、陜西等都已分領域啟動智能電網試點工作。
但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黃其勵表示,智能電網光靠國家電網一家難以“獨臂撐天”,此次參加兩會多位電力系統代表委員就建議針對目前中國智能電網推進現狀,有必要將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納入國家戰略。本報從相關部委獲悉,國家能源局也已將智能電網列入國家能源“十二五”規劃研究課題。
萬億投資帶動
按照國家電網規劃,今年將重點完成堅強智能電網的整體規劃,開展關鍵性、基礎性、共用性技術研究,進行技術和應用試點。此后2011~2015年以及2016-2020年分別為全面建設階段和引領提升階段,最終建成全面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而與發展規劃相對應的是智能電網的投資規模,即到2020年智能電網總投資規模接近4萬億元。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4萬億是包括常規電網投資和特高壓電網建設的費用,智能電網預期總投資將在1萬億元左右。
而國網能源院的研究報告通過對美國智能電網的相關研究表明,智能電網的建設每投入100億元,可以帶來4倍以上的經濟社會綜合效益。據測算,每投資500億元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將帶動數倍的社會投資,直接創造就業機會約14萬個。
目前,智能電網最直接的受益者將是電力設備企業。相關分析認為,設備投資將占智能電網總投資的40%左右,即4000億元市場規模。
國內電力裝備企業的許繼集團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表示,智能電網巨大的投資,將為電力設備制造企業提供強大的技術改造原動力。他認為智能電網將能加快國內一、二次電力調備融合步伐并打破固有市場格局,使中國可能產生像ABB、西門子那樣的大型電氣企業。
而在具體產品上,電力設備企業認為充電站所需的大量逆變器和智能電表將成為受益于智能電網建設的排頭兵。
上述許繼集團人士表示,未來一段時期,國家將投資上萬億元用于充電站建設,新型充電站建設需要特殊的變壓器來支撐電流的逆變過程。這需要大量的逆變器,所以逆變器生產廠家也面臨著廣闊的市場空間。而智能電表相關行業將面臨一個每年超過50億規模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