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是從黑色能源向綠色能源的轉變。行走在德令哈協合光伏發電廠,一塊塊光伏電板比肩接踵,在戈壁瀚海中連成了一塊靜謐的蔚藍之海,每天都敞開胸懷迎接著萬里晴空中無遮無礙的太陽光束。
光伏發電是從黑色能源向綠色能源的轉變。行走在德令哈協合光伏發電廠,一塊塊光伏電板比肩接踵,在戈壁瀚海中連成了一塊靜謐的蔚藍之海,每天都敞開胸懷迎接著萬里晴空中無遮無礙的太陽光束。
來到德令哈循環經濟工業園的新能源產業基地,一排排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挺立在高原上,潔白的機身,線條優雅的葉片,映襯著高原的藍天和白云,勾勒出一幅美麗的圖景。遠遠望去,近百臺風力發電機擎天而立,迎風飛旋,在遼闊的曠野上,形成了一個蔚為壯觀風車大世界。
據資料顯示,“十二五”時期,海西州新能源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0億元,占全州固定資產投資的15%;完成光伏裝機容量2933兆瓦,全州累計發電量217億千瓦時,其中,火電87.29億千瓦時,水電32.65億千瓦時,光伏87.9億千瓦時,風電8.2億千瓦時,光伏發電量躍居第一。
從傳統產業發展至新能源產業,如今,一望無垠的“鏡面方陣”和“風車方陣”襯著藍天和白云迸發出了新的生機,大地每一寸風和太陽的每一束光熱都能在這里匯聚成巨大的能量,在保護生態中推動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如今,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據統計,“十二五”收官之時,海西州光伏產業累計實現的裝機容量占全國光伏總裝機容量的9.2%,占全省總裝機容量的61.3%,位列全國州地市級裝機規模第一;全州建成風電項目7個,建成風電裝機容量317兆瓦,占全省風電并網容量的72%。全國首座商業運行的光熱電站在海西建成投運,中廣核50兆瓦、青海光熱集團20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已開工建設。
在充分利用柴達木荒山荒漠和充足的光熱、風力等資源的同時,堅持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加快發展風電、光伏電站項目,構建光伏、光熱、風能利用的“裝備制造—發電—負荷消納—向外輸出”產業鏈。目前基本形成了格爾木市、德令哈市、烏蘭縣、大柴旦行委四個大型并網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