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99国产精品免费-久久999精品-久久99爱视频-久久99操-国产成人综合高清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聊市場 >其他市場 > 盤點: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取得了哪些成果

盤點: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取得了哪些成果

2015-11-09 瀏覽數:429

在合作中獲取共識,于開放中實現共贏。11月7日,為期3天的“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在江蘇省蘇州市圓滿閉幕。該論壇取得了豐碩成果,提出了國際能源轉型領域的首個宣言———《蘇州宣言》。

  在合作中獲取共識,于開放中實現共贏。11月7日,為期3天的“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在江蘇省蘇州市圓滿閉幕。該論壇取得了豐碩成果,提出了國際能源轉型領域的首個宣言———《蘇州宣言》。明確加快推進全球能源轉型、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號召各國將能源轉型戰略變成能源轉型發展的具體行動,提議設立國際能源變革聯盟,成立“國際可再生能源署—中國能源研究及交流合作中心”……滿滿當當的共識和承諾,實實在在的行動和倡議,令世界看到了各國推進能源轉型的共同信心。
  以問題為導向,靠互通來聚力。“可再生能源與電力轉型”“需求側與能源轉型”“G20可再生能源合作前景”“化石能源轉型路徑及政策導向”“能源互聯網”“金融創新與能源轉型”———本次論壇提出的六大分論壇議題,精準反映了能源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和壓力。國內外政要、著名科學家、專家學者以及產業代表,在論壇期間分享、交流、探討,并就上述議題達成了廣泛共識,推動全球能源變革進程邁出更加堅實步伐。
  分論壇一可再生能源與電力轉型
  作為分論壇一“可再生能源與電力轉型”的主持人,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向記者介紹,分論壇一有包括德國能源署署長安德烈亞斯.庫爾曼、丹麥國家電網總裁彼得.安德烈森、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賀禹、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等8位來自國內外的嘉賓發言。
  他們圍繞電力轉型這一議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討論。既有丹麥、德國等國家電力轉型管理的創新思考,也有來自國內新能源企業和電網企業在能源轉型方面的探索和實踐。該論壇凝聚的共識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一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和轉型需要建立長期的目標制度、統一規劃、協調推進。電力轉型應著眼于更廣泛的整合和協調,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推進的系統工程;二是技術創新在電力轉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多位發言人在演講中談到了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通過技術研發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電網企業則通過技術創新迎接和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接入和利用,以及通過創新加快儲能技術的進步;三是智能化是電力系統轉型的典型特征。嘉賓們在發言中提到未來能源系統的特征時,無一例外,都說需要智能化。其中智能電網是核心,智能風電和光伏也是關鍵的組成部分,同時需要實現智能的用戶和智能終端,還需要智能的工業化和智能城市。
  分論壇二需求側與能源轉型
  作為分論壇二“需求側與能源轉型”的主持人,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告訴記者,國內外嘉賓們通過激烈探討和互動,得出了一個主要共識———能源革命,需求先行。
  “能源消費革命引導能源生產革命。
  需求側要從后臺走上前臺,我們有很多的秘密武器,比如提高能效的電動汽車、零碳建筑、強大的分布式以及微網技術等。
  要利用需求側的變化讓供應側更有活力。”王仲穎這樣總結分論壇二的討論成果。
  2020年丹麥將實現零能耗、零碳建筑。”丹麥能源署署長貝墨通表示。“提高能效也具有很大市場。”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小康在發言中介紹,目前我國建筑綠色化還不到5%,有工業鍋爐64萬臺,在能效利用上與發達國家有10%~15%的差距,每年存在3500億~4000億千瓦時的節能潛力。我國工業各類電機要比發達國家的效率先進水平低10到20個百分點,這個數值如提高8個百分點,當年就可以實現2300億千瓦時左右的節電。
  比亞迪公司副總裁何龍提出,電動汽車將會成為一種重要的儲能方式。他認為,電動汽車將出現爆發式的迅猛發展,并有望替代抽水蓄能等傳統調峰方式。
  “推廣區域能源對全球節能的貢獻是5%~10%,減排貢獻達到60%。”丹佛斯中國副總裁車巍結合聯合國環境署的一項城市區域能源研究結果作了介紹。
  分論壇三G20可再生能源合作前景
  “在分論壇三中,來自中國、德國、土耳其、丹麥,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國際能源署和聯合國的代表及專家學者,在G20框架下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可以發揮的作用進行了深入探討,并為我國明年主辦G20能源系列會議提出了很好的建議。”作為分論壇三的主持人,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顧駿在總結匯報時表示。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在全球范圍內推動能源轉型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已基本成為共識。包括東盟、APEC、歐盟很多區域組織及國家都提出了未來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
  顧駿表示,這樣的勢頭將在2016年和2017年由我國和德國主辦的G20能源會議上得以延續,這將為世界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產生連續和強大的推動作用。“在中國以及未來舉辦的G20會議中,可以從促進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標準互認、推動可再生能源產品成本下降、制定明確的發展目標,以及長期穩定的激勵政策等方面,進一步探討可再生資源發展問題,并嘗試制定可再生資源發展的資源性量化指標和行動計劃。”顧駿在總結分論壇三成果時表示,在推動世界能源可及性特別是亞洲地區能源可及性問題上,應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同時也應注意協調和發揮世界各國以及各國際組織的作用。
  分論壇四化石能源轉型路徑及政策導向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高世憲在總結分論壇四的成果時表示,化石能源轉型已經成為與會嘉賓的共識,轉型的方向是清潔、高效、低碳,既包括向著非化石能源方向轉型,也包括化石能源內部的升級和轉型。
  嘉賓們從多個角度提出了促進能源轉型的一些舉措,包括技術的革新、城市用電體系的變革、高效交通能源體系的建設,以及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的發展。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玉卓在發言中提到,在技術革新方面要進一步提高煤電清潔排放的水平,降低油機的排放;德國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及核安全部氣候變化、歐洲及國際政策司司長FranzjosefSchafhausen提出,在城市用電體系方面,要大力發展氣候友好型的建筑,優化城市的能效、提高熱力的系統效率;在高效交通體系方面,道達爾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HelleKristoffersen表示,要繼續大幅度提高燃油的經濟性,優化城市的交通體系,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小杰在談到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的發展問題時提出,要推動化石能源地下與非化石能源地上和諧共生開發的想法。
  在體制機制方面,嘉賓們普遍認為,應進一步完善現在的能源市場體系,深化價格改革。與此同時,積極發揮市場的手段,推動市場化的碳減排加速能源轉型,最后要進一步推動管理體制的改革,激發清潔能源發展的活力。
  分論壇五能源互聯網
  在以“能源互聯網”為議題的分論壇五中,9位國內外嘉賓從能源互聯網和能源互聯互通等方面發表了講演。主要涉及能源互聯網的定義、架構,能源互聯網在促進能源轉型方面的作用等。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周孝信在總結該分論壇討論成果時表示,關于能源互聯網的一些定義和架構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大家都認可的說法。在他看來,能源互聯網是以電力系統為核心和紐帶,通過多種能源互聯互通大幅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的能源供應系統。
  分論壇六金融創新與能源轉型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一個穩定的監管環境,以及越來越清楚的市場信號,都是有必要的。只有它們才能夠推動資本流向我們所需要的領域。”作為分論壇六的主持人,洛希爾集團合伙人兼能源電力行業組全球負責人RogerAder在進行討論共識總結時表示。招商新能源集團首席執行官李原提出,綠色金融絕對要“接地氣”,要和真正的實業相結合。新能源將會成為未來經濟的核心動力。而新能源與金融和互聯網結合,將會成為創造未來經濟的驅動力。
  中國民生投資公司總裁李懷珍認為,在任何條件和環境下,綠色金融必須是市場和政府的結合,這兩點缺一不可。市場和政府“兩只手”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而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的力量會越來越大。
  在談到可再生能源的金融創新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難點和障礙時,新疆金風科技總裁王海波表示,電力資產其實是可以做成高信用等級的金融產品,而我國風電和光伏制造商質量參差不齊是導致其低信用的原因之一。他提出,政府和協會應把產品的認證作為剛性要求。
  與此同時,公開、透明地發布新能源的實時運行數據,也可有效降低項目的投資風險。
閱讀上文 >> “十三五”提速“互聯網+”和“能源改革”
閱讀下文 >> 2015我國棄風限電再度升級 極端限電比例已達79%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157gl.cn/market/show.php?itemid=31052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