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們正在江蘇如東風電特許權二期項目吊裝電機組的葉片。位于江海交匯處的江蘇如東,擁有106公里長的海岸線。區內灘涂廣闊,周圍環境空曠,沿海年可供發電有效風時近8000小時。新華社記者高學余攝
在通往南通市如東縣灘涂風電場的公路上,一輛輛大型拖車拉著直徑2米左右的風力發電機塔筒正緩緩前行;在距離縣城20公里外,穿過濃密的海堤防風林,高聳的風力發電機連成看似雜亂、實則精心設計成的一條條直線;海風中,三四十米長的葉片舒緩而有節奏地打著轉兒……
金融危機下,新能源產業正孕育著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近年來,我國政府對開發新能源的扶持、鼓勵措施不斷強化,風能作為最具商業潛力的新生能源之一,更是備受追捧。江蘇沿海地區因風能資源豐富、電力入網成本較低,風電開發如火如荼,一座海上“三峽電站”已呼之欲出。
灘涂風電拉開“風電三峽”建設大幕
從南通市如東縣往北直到連云港,連綿幾百公里都是沿海灘涂,漲潮時看似一片汪洋,退潮時露出10至20公里的潮汐帶。這片灘涂可開發風能資源超過數百萬千瓦,電場建設不占土地,沒有三峽百萬移民的負擔,是名副其實的“風電寶地”。
“我們縣的灘涂風電場已被幾大發電集團占完了。”如東縣新能源局副局長李長華說,“到今年底如東縣風電并網規模將達42萬千瓦,其中25萬千瓦已經建成,還有17萬千瓦正在建設中。到2012年,全縣工農業用電量就可以用風電平衡,之后會開始向外輸出。”
江蘇省發改委能源處處長李勇介紹,電力并網是江蘇沿海風電開發中獨具的優勢。風電具有隨機性和間歇性,規?;ㄔO后對當地乃至區域電網的安全運行、電源結構配置、電力消納和外送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江蘇沿海所在的華東電網備用容量較大,風電并網難度和費用遠低于內蒙、甘肅等西部風能富集區。
據了解,目前國家已在南通、連云港、鹽城等地的沿海一線部署了三峽總公司、廣東核電、國電龍源等多家公司近百萬千瓦風電場。截至去年底,南通市已建、核準和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風電項目有8個,裝機容量99.2萬千瓦,其中已并網4個,裝機容量44.2萬千瓦。鹽城市規劃,到2012年將在沿海灘涂建成80萬千瓦的大型風電場。
迄今,江蘇已投產和在建的灘涂風電場有7座,已完成前期研究工作的有6座,預計2010年全省灘涂風電總裝機容量達181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