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新事物的發展總面臨著很多新問題,今年2月份美國一家獵奇網站曝光,位于美國加州莫哈維沙漠的伊萬帕太陽能發電站產生的熱量足以把途經那里的鳥兒燒死。世界最大太陽能電廠成巨額“烤鳥工程”。
而在遠離內陸的海洋發展海上風電也面臨著同樣的生態問題。很多風電場由于影響到了動物,對建設方案有所改動,有的則直接撤銷。小編本期為各位盤點近年因動物原因而做調整的海上風電項目。
我國如何處理海上風電場與動物的關系
我國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在建設的時候,風電場的環境評估由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歷經三年完成,其內容相比中國其他海洋工程詳實得多,包括了海上風電場對候鳥、漁業、海域水質、生態環境、海上交通、噪音、電磁輻射、臺風以及地震海嘯的影響。
風電場位于南匯嘴大陸岸線延長線上,處于亞太地區候鳥遷徙路線上。如果遷徙的候鳥群不偏不倚全部從海上風電場飛過,估計將有十幾只候鳥會不幸撞上風力發電機組的葉片。風電場計劃為候鳥留出6000 米長的安全飛行帶,并在風機上加設燈光、采用色彩搭配等以減少候鳥撞擊的可能。
除此之外,位于南匯東灘外海域的臨港海上風電場,專門為候鳥留出離岸約5公里的遷徙通道。
歐美那些風電發達國家做得更絕
歐美是現代風電技術最發達的地區,在處理風電場與動物之間的關系方面比我們更有經驗。
美國對海上風電環境評估極其重視。美國鱈魚岬海上風電場項目環境評估歷經九年才完成,評估報告極其詳盡闡述海上風電場給當地鳥類、海洋動物、漁民和旅游業等造成的影響以及相關防范措施。該項目負責人戈登說:“我們開展了嚴密而精確的評估,深入程度超過新英格蘭地區先前任何一個能源項目”。
2013年年末,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叫停了由風力發電開發商萊茵創新的“大西洋陣列”海上風電場項目。該項目規劃面積有200平方千米,環保人士擔心項目會對布里斯托海峽區域海洋生態產生影響。
“大西洋陣列”海上風電場項目附近蘭迪島自然保護區經理德里克•格林表示:“蘭迪島自然保護區附近有許多渦輪機,我們擔心風能項目過于接近海島,很容易產生干擾。海上風電場應該建立在離岸的位置。我們的確需要電力,但是有很多比這里更適合開展項目的地方。”
2013年12月28日,蘇格蘭電力公司宣布,放棄其54億英鎊(約合人民幣534億元)的建設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場計劃。蘇格蘭電力表示影響項目的主要問題有現場的地面條件,尤其是硬質巖石,以及海上波浪條件都增加了施工難度。另外區域內姥鯊出沒也影響了建設,環境部門將繼續研究姥鯊的活動規律。
今年2月,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場——英國倫敦陣列海上風電場((London Array),其風電場二期項目的施工計劃遭遇折戟,主要是因為無法確定對鳥類的影響有多大。
從以上的案例來看,人類對于海上風電對自然界影響還是非常重視的,希望各國能夠繼續保持此狀態。
結語:我國海上風電在電價敲定后即將進入快發展時期,大規模的海上風電場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東南沿海的用電問題。不過發展海上風電的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小動物們的感受,畢竟地球不只屬于人類,若隨意剝奪其他物種生存的空間,恐怕會遭到大自然瘋狂的報復,請見下期【甘肅鼠疫疫情與風電廠建設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