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99国产精品免费-久久999精品-久久99爱视频-久久99操-国产成人综合高清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聊市場 >其他市場 > 內蒙古無電地區戶用型風光互補通電工程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的思考

內蒙古無電地區戶用型風光互補通電工程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的思考

2014-05-10 瀏覽數:573

    內蒙古的小型風力發電機推廣應用起步較早,上世紀1976 年代,部分企業和科研單位研制了幾種簡單的小風機投放在我地區搞示范。1978 年代原國家科委選擇錫盟蘇尼特右旗等三個牧業旗進行小規模供電應用中試項目,算是小型風力發電機在牧區供電應用的開端。那時我作為小風機推廣戰線的一名新兵和自治區多名專家,推廣工作者一道,參加了這項新興事業。小型風電機組推廣應用到今天已經走過了三十五年。我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者,對這項事業取得的豐碩成果感到無比欣慰;對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下面就近年來我區實施新能源“通電工程”概況及有關問題的意見做簡要匯報。
    2000 年,自治區在無電牧區實施了“光明工程”。國家發改委投資1000 萬元建立了覆蓋全區26 個無電牧業旗的光明工程服務機構。自治區財政廳、扶貧辦、民委共計投資6000 萬元作為設備補貼資金,進行了5 年的“光明工程”項目實施。為無電牧戶安裝了12000 多套風光互補供電系統(絕大部分為400W 戶用系統)。通過這一項目的實施,解決了部分無電牧戶用電難的問題,并建立了以國家項目形式在草原上分散實施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機制。
    2007 年自治區又啟動了無電地區新能源通電工程。這是繼“光明工程”之后,由政府組織實施的大規模風光互補通電工程。這項工程重點解決農網改造不可能覆蓋的邊遠、分散的少數名族地區用電問題。截止2013 年底,自治區電力公司已安排實施了5.76 萬余套(臺)戶用型風光互補供電設備,總投資9.4 億元?;窘鉀Q了無電地區牧戶一般性生活用電問題。如:收看電視、照明、小型冰柜等。項目包括錫林郭勒、阿拉善兩個盟和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烏蘭察布、包頭、呼和浩特五個市。其中錫林郭勒盟是這項通電工程的重點,共計安裝了3.78萬套,約占項目總量70%。3.7 萬多戶無電牧民基本全部安裝了風光互補供電設備。這次通電工程資金投資比例為:國家擴內需資金20%;企業投資(電力公司農網改造資金)70%;用戶個人自籌10%。這次通電工程是歷次新能源供電項目牧戶出資比例最少,投放數量最大的一次。
    風光互補通電工程每套設備裝機容量為400W~600W;有300 W 風力機,100 W ~300W太陽能電池,配套600 W ~1000 W 逆變控制器;200AH/24V 密閉免維護蓄電池組成。每套設備招標價在1.2~1.6 萬元左右。
    這次通電工程由自治區電力公司及各盟市電力部門組織實施,系統設備是自治區電力公司公開招標確定。幾年來,區內外十幾家企業和幾十家配套廠商參與了項目實施和設備供應。
    各級政府,特別是旗(縣)政府,蘇木(鄉)政府、為該項目實施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各地安裝售后服務公司也對此項目順利完成付出了辛勤勞動。
    近年來,除電力公司外,其他政府部門也先后投放了各類型風光互補系統7000 余套,加之光明工程安裝投放的1.2 萬套,全區目前擁有7.6 萬余套戶用風光互補系統在運行。
    根據新能源通電工程規劃:2014~2015 年除繼續在西部地區安排少量600W 以下風光互補設備外,將重點把過去幾年已裝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作為下一步通電工程重點。目前內蒙電力公司對升級改造的最終方案還沒有出臺。據了解;升級后單機容量增至800 W ~1000W。改造方案為增加太陽能電池200 W ~500W;部分更換風力機為600 W;逆變控制器為1000W 以上;相應增加蓄電池容量,提高直流工作電壓,增加供電能力。錫盟地方政府及業務主管部門提出了愿意匹配資金,將已裝風光互補系統容量升級至1000 W ~2000 W。有關廠家、產品供應商應抓住機遇、早作準備,積極參與。
    自治區無電地區新能源通電工程,是全區農村牧區通電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戶戶通電的必要措施;也是一項德政扶貧的民生工程。項目始終堅持“為民、利民、扶民、擴內需”的原則。自治區發改委、電力公司為了規范組織好這項民生工程,先后制定了“無電地區新能源通電工程實施方案”,“戶用風光互補供電系統安裝和驗收規范”等。成立了招投標工作領導小組和設備招投標專家評審團。各盟市強化了項目驗收監理工作。以上是我匯報的第一項內容。
    第二、就風光互補通電項目實施中的一些突出問題談以下意見:
    1、目前項目提供的設備功率較小,只能解決照明和收看電視問題,勉強為100W 以下小冰柜供電。富裕了的牧民強烈要求較大功率(如1000W 以上)的風光互補供電設備,像城里人一樣用上安全放心的電,滿足生活用電和部分生產用電。
    2、供電系統技術上升級換代較差,基本停留在90 年代水平;產品配套缺乏科學性,不注重實用性,沒有把各種產品作為整體方案來進行設計匹配。系統投放前缺乏產品配套應用試驗,基本上是中標廠商隨意通過商品化集成組合來實現,導致設備現場安裝后故障率高,可靠性差。
    3、在同一地區,多部門重復實施、安裝同類供電系統。如財政部門有一事一議項目;農機部門有機具補貼項目;扶貧民政部門有貧困幫扶項目;民委有欠發達資助項目;畜牧部門有新牧區建設試點項目等??傊O備雷同、你行我效,造成一戶多機、重復投放,還有的一戶一套也沒有。給國家項目資金造成嚴重浪費。
    4、近年來,基層新能源技術服務機構弱化,2000 年“光明工程”項目中,先后設立了26 個旗縣級專業技術服務公司,隨著項目結束和體制改變,目前只有13 家轉制為私企保留下來,其中錫盟保留了5 家。專業技術服務人員也明顯不足。此外,中標廠商為了降低安裝和售后服務成本,往往啟用外地非專業機構進行安裝施工和售后服務,造成工程施工層層轉包,安裝的產品產生缺陷,售后服務發生失效。
    5、部分產品質量不過關,故障率較高。少數廠商粗制濫造、偷工減料、低配高標、借名貼牌現象較為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工期緊任務急,加工裝配工藝控制不嚴;二是設備中標后,技術儲備差,臨時求購配件設備,盲目組合配套;三是生產廠家對安裝現場環境、當地氣候、交通地理等認知不足。還有深層次的原因是中標廠商過多的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造成的。例如:過去內蒙的“光明工程”,300W 機組風輪葉片長度是2.5 米,而現在“送電工程”項目有些300W 機組的風輪葉片減到2.3 米長。葉片短了,其他選用材料也出現短缺,成本低了,機組的故障率卻增加了。根據統計,“送
電工程”某項目中曾出現質量問題的故障率高達15%~20%,遠高于“九五”攻關項目時期的故障率。
    蘇尼特右旗那里有一家中標企業的機組,在一星期之內部件壞了17 次,逆變器壞了兩次,電機壞了兩次,一個月之內我們跑了16 次錫林浩特。我們覺得,這項工程要這樣濫下去,我們這項事業就敗了。希望企業增強一點社會責任感,不要再制造垃圾產品了。
    根據以上問題我提出以下建議:
    1.風能設備行業應建議有關部門對風光互補供電的國家投資項目實行統一組織規劃,形成合力。避免各行其是,重復建設。建議擴大設備單機容量,引導戶用電風光互補項目從解決簡單生活用電向生活、生產多種用電轉變。
    2.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對戶用型小型風光互補供電系統制定各項產品標準,并全力促成有關部門采納執行。用標準來把住產品出廠、銷售關,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特別是防止進入政府招標項目的設備市場。
    3.呼吁生產廠家、產品供應商嚴把質量關,端正理念,提高市場意識責任。政府職能部門應對不合格產品嚴格監管,設置準入門檻,實施認證制度,實行產品保修期內的召回制度。讓市場淘汰不合格產品的生存權。
    4.建議新能源中標企業、通電工程項目執行單位,要與當地有資質的專業技術服務部門及設備配套企業精誠合作、全面溝通;不搞低價競爭,講誠信,講信譽,講實效,講服務;用優質的產品、優良的服務在合作伙伴和用戶中建立起公信力。
    5.國家應對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光電企業及新能源技術服務單位和個人,給予政策再傾斜,支持其發展。企業要保持憂患意識,立足內蒙古幾十萬無電牧戶這個大市場,放眼內蒙古已裝的7 萬多套風光互補設備的運行維修、更新置換和升級改造這個新天地。

文/ 內蒙古蘇尼特右旗峰泰新能源技術服務中心 楊 毅

【延伸閱讀】

標簽:

閱讀上文 >> 新版IEC61400-2 國際標準對中國小型風電行業的影響
閱讀下文 >> 小型風力發電用PWM 全橋變流器簡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157gl.cn/market/show.php?itemid=20248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