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銳風電給本報記者的回復稱,本次將股份限售期延長,是有信心的體現。而吳立駿對本報記者分析認為,如22個大股東一起撤離則整個股價將難以支撐,而部分股東承諾延期,除了提振外界信心,另一種可能則是,它們要分步撤離。
有意思的是,去年5月僅正式掌舵公司兩個月即閃離的尉文淵,彼時便遭到為其套現鋪路的猜測。如今其掌舵的投資公司并未在鎖定承諾之列。
一位不愿具名的機構人士對本報記者說,上市后沒消停過的華銳,目前由鎖定承諾引發的大股東分步撤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具體怎樣外界難以弄清楚。
而套現還未進行,證監會便有所動作,除自動鎖定承諾的四大股東外,本應于1月13日解禁的16億股、市值達50多億的限售股將暫時“擱置”解禁,顯然這次調查直接凍結了所有可能上市流通的解禁股。
證監會如此巧合的舉動,在蕭函看來,來自證監會的調查對公司影響頗大,龐大的限售股若解禁流通,股價難免會再度承壓,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會受損更嚴重,暫不辦理解禁股上市流通的做法值得肯定。
然而,再度調查給了原本就氣血兩虧的華銳風電致命一擊,更讓人頗為擔憂的是,連續巨虧、公司債或遭暫停以及虛增利潤后遺癥等諸多負面纏身,華銳風電難道真的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