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
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風能產業發展,能否抓住“工業大數據”這一機遇,實現轉型升級?這一問題,業內人士始終在不斷思考探索。
7月3日上午,在由工信部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首屆中國工業大數據創新競賽啟動儀式上,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就“工業大數據推動可再生能源數字化轉型升級”這一話題與在場嘉賓進行了交流。武鋼認為,能源與大數據的結合是當今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內容,世界各國正對此逐步達成統一共識。未來30年內,人類將逐步放棄化石能源,80%-90%的能源將來自可再生能源。
武鋼表示,在這場變革中,大數據不僅會影響能源消費方式,還會為能源供給側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以風電為例,風電現在的度電成本較30年前已經下降1倍以上,性能提高了約50%。未來5年,風電度電成本將會因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普及,再次降低30%。而風電性能也將會大幅提高。未來,風電將以低于火電電價的方式進入市場。”
風電作為當前中國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天然具備智能化的基因和數據運行積累的優勢。“共建并分享運營數據,激發數據全部潛力,是風電行業乃至整個可再生能源行業迎接大數據時代的應有姿態,將顯著提升我國高端風電裝備產業大數據利用水平。”武鋼說。
武鋼表示,期待探索如何將產業數據轉化為產業資源與價值,推動大數據時代下的工業產業升級與革命,實現產品向服務的價值轉型。進而推動企業構建數字化全球競爭能力,最終實現風電產業的升級,實現到2020年“風火同價”的目標。
“金風科技在全球擁有幾萬臺機組制造和運行相關的數據積累,這些數據已成為推動風電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手段。目前,風電大數據作為金風科技戰略核心資產,已成為金風科技推動風電產業轉型過程中,實現價值留存和新價值創造的關鍵要素。”武鋼透露,近三年來,金風科技以推動大數據與風電產業融合為目標,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工程。金風科技利用擁有的機組研發、制造、運行數據積累,重點建設風電數據資源池,打造國內風電領域領先的風電數據平臺。
同時,金風科技已建立風電大數據分析平臺,基于海量經驗數據創新風電場設計與運營服務模式,提供資源評估、風電場選址選型、發電性能提升、智能運維等應用服務,為全行業提供可靠的風電數據公共服務;通過開展網絡協同制造,統一整合、存儲、組織、管理和控制各種類型數據,實現貫穿風電全生命周期業務管理的協同創新。
借助工業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金風科技已建立智能化產品開發、制造和服務體系,實現風力發電機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過程涵蓋產品定制化設計、精益化生產制造以及主動服務、預警和遠程服務的智能服務。技術手段應用和運營模式創新,將大大減少企業運營和風電場運維成本,降低人員勞動強度,提升工作效率和發電效益。
“工業大數據技術與能源產業的深度融合,將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更多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的興起。未來,金風科技將基于風電大數據進行業務和產品的持續創新,提供具有擴展性的產品和豐富的服務,向終端消費者提供更穩定、更清潔、更廉價的綠色電力。”武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