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99国产精品免费-久久999精品-久久99爱视频-久久99操-国产成人综合高清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訪人物 >名家訪談 > 【話別2014】電改“闖關”、能源局雷厲風行、風電運維“風生水起”

【話別2014】電改“闖關”、能源局雷厲風行、風電運維“風生水起”

2015-01-07 來源:機電商報 瀏覽數:34853

  編者按
  新的一年如期而至,回首2014 年,中國的電力發展進行了頗多有意義的嘗試,比如:核電“重啟”,并開始布局國際市場;海上風電因電價的出臺而逐漸升溫;政府簡政放權后,帶來了更加市場化的發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在深圳試點,更是一場十分有意義的探索。很欣慰,在這一年中,有太多值得期待的“新變化”。當然,人們也對分布式光伏進展緩慢感到遺憾。
  作為2015 年的新春賀禮,本報對電力行業年度重點新聞事件進行盤點,并甄選出“2014 年電氣行業十大新聞”(排序不分先后),共同回顧令人難忘的2014 年。
  
  01、新一輪電改“闖關”
  11 月5 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深圳市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啟動我國新一輪輸配電價改革試點。與以往的大用戶直供電試點不同,此次將對電網企業實行總收入監管,其現行低買高賣獲取購銷差價收入的盈利模式宣告終結。
  同時,明確了輸配電準許成本核定辦法,建立對電網企業的成本約束和激勵機制。《通知》明確指出,獨立輸配電價體系建立后,要積極推進發電側和銷售側電價市場化,電網企業按政府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過網費。新電價機制將從2015 年1 月1 日起運行,原有相關電價制度停止執行。
  新聞觀察:
  電網公司的盈利模式和生存之道是我國十多年來電力體制改革的最大障礙。十余年前,近萬字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確定了中國電力行業“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改革路徑和目標,然而
  截至目前,只有廠網分離基本實現,主輔分離仍不徹底,輸配分開尚無時間表,競價上網以及電價市場化更是遙遙無期。
  而該《通知》的出臺,無疑加速了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步伐,此番電力體制改革標志著電網主導電力系統時代的結束,產業鏈上下游相關方有望重新奪回應有的話語權。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深圳試點是新一輪電價改革開始提速的重要信號,將為推進更大范圍的輸配電價改革積累經驗,并為下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創造有利條件,對于未來,人們無不拭目以待。
  02、風電場運維“風生水起”
  10 月20 日,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了針對中國風電運行和維護市場的研究報告,報告預計,到2022 年,中國風電場運維費用將增長至30 億美元/ 年。截至2013 年年底,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巨大的裝機量意味著運營和維修呈現出強勁需求。
  當前,我國運維風電場費用每年為5 億美元左右,隨著運行時間的增長,運維費用仍會繼續增長。據其預測,2015—2022 年期間,中國風電場運維支出總計高達160 億美元。
  新聞觀察:
  2014 年,幾乎所有關于風電的論壇與峰會上都會談及風電場運維,畢竟,這涉及到全國超過100 吉瓦風機的未來命運與走勢。
  雖然截至2014 年,中國約有三分之二的投產風機仍在質保期內,當下運維支出規模并不大,但是2014—2016 年期間,每年將有約14~18 吉瓦風機超出質保期,2017 年和2018 年,超過質保期的風機規模將達到26吉瓦和30 吉瓦。到2022 年,將有累計約187 吉瓦的風機超出質保期。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幾年隨著舊風機機齡增長,風電場運維必將成為熱點話題。
  然而尚未確定的是風電場未來的運維模式。大多數整機商和第三方服務公司認為開發商自行維護模式將繼續主宰風電運維市場,而多數開發商則表示自行運維繼續主導市場之外,認同運維外包將是未來的主要模式,因此哪種模式將成為重點,將成為未來市場的爭奪點。
  03、海上風電電價出臺 800 億元市場待撬動
  6 月19 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關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該文件指出,對非招標的海上風電項目,區分潮間帶風電和近海風電兩種類型確定上網電價。2017 年以前(不含2017 年)投運的近海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0.85 元/ 千瓦時含稅,下同),潮間帶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0.75 元/ 千瓦時。
  行業人士稱,海上風電每千瓦造價在1.5 萬元以上,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造價成本為每千瓦2.3 萬元。如果按照1.5 萬元/ 千瓦造價成本測算,2015 年建成500 萬千瓦裝機容量所需投資為800 億元左右。
  新聞觀察:
  原以為上網電價的出臺可以讓沉寂已久的海上風電市場激起千層浪,但很遺憾,市場對此產生了明顯分歧!一方認為該電價較為理性,而另一方則認為該電價價格過低。
  在2014 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記者也曾和幾個業內頗具名氣的企業家聊起該話題,他們普遍反映該電價比預期中的低,若不上調,只有開發條件非常好的海域風場才能做到盈利,在其他海域恐或無法收回成本。
  與此同時,當陸上風電場出質保期后運營維護成為棘手問題時,亦引發了人們對海上風電的思考,風電開發運營商指出,海上項目后期運維成本高,需要動用船只、直升機運輸吊裝,風機對于防腐性要求也高,因此成本因素考慮更多。
  于是,在當前電價下,人們將希望寄托于地方政府,“如果地方政府出臺一些補貼,收益率可能會高一些”,截至目前,上海已經出臺了針對海上風電的地方補貼政策,標準為0.2 元/ 千瓦時。
  04、國家能源局“簡政放權”雷厲風行
  7 月23 日,國務院新一批簡政放權名單公布,與國家能源局有關的,包括“電力、煤炭、油氣企業的發展建設規劃和專項發展建設規劃審批”在內,共有7 項權力被取消或下放,它們包括:企業發展規劃審批權(取消);水電站大壩運行安全信息化驗收和安全監測系統檢查驗收(取消);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范和方案審批(取消);電力行業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預案審批(取消);電力業務許可證核發(取消),其中,與供電營業區的設立、變更審批及供電營業許可證核發整合為一項行政許可,下放區域能源監管機構;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審批(取消);發電廠整體安全性評價審批(取消)。
  新聞觀察
  粗略計算,2014 年國家能源局在能源領域簡政放權高達30 多項,成為簡政放權最多的部委之一。國家能源局在APEC 會議現場召開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累計下放將超過全部審批權限的50%。然而記者也注意到,雖然國家
  層面簡政放權力度很大, 地方項目申報亦改變了“跑部前進”的模式,但從目前來看,地方政府尚未完全適應, 有些地方政府拿到權限之后,不知如何運用,有時出現了拖延的現象。“ 舊的制度打破了,但新的規則并不明確,以往跑項目雖然耗時久, 總是有規則可循,現在項目還是要核準,但有時一些政府部門對各自新權限不清晰,可能碰到經常拖著的情況。”在今年的采訪中記者曾聽到這樣的抱怨。
  但無論如何,簡政放權都是市場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人們在鼓勵的同時, 更希望前進途中所經歷的“陣痛”越來越少。
  05、搭乘治理霧霾順風車“兩交一直”特高壓開工
  11 月4 日,國家電網公司“兩交一直”特高壓工程宣布正式開工。根據測算,“兩交一直”特高壓工程總投資683 億元,具體包括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錫盟——山東特高壓交流工程和寧東—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預計于2016 年全部竣工,將新建特高壓輸電線路4740 千米。
  新聞觀察:
  2014 年最后一個季度爆出的這則消息,無疑再次引爆了市場對特高壓與智能電網的熱情。盡管在年初國家電網公司的工作報告中對此信心雄厚,然而多半年的悄無聲息也多次被外界評論“暫被擱淺”,于是當其突然公之于眾時,人們除稍感吃驚外,更看到國家治理霧霾的決心。
  2014 年5 月,國家決定將加快建設包括“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在內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 條重點輸電通道,要求到2017 年全部建成。發展特高壓電網成為國家能源發展、清潔發展的戰略重點。
  有分析預測,2017 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輸電通道全部建成投運后,華北電網將初步形成特高壓交流網架,京津冀魯新增受電能力3200 萬千瓦,華東電網將形成特高壓交流環網,長三角地區新增受電能力3500 萬千瓦,每年可以減少發電用煤2 億噸,減排二氧化硫96 萬噸、氮氧化物53 萬噸、煙塵11萬噸,可有力地支撐受端地區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治理工作。
  根據投資估算,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輸電通道總投資將達到約2000 億元,增加輸變電裝備制造業產值900 億元,直接帶動電源投資約5000 億元。
  06、“中國線纜行業競爭力十強企業”首次公布
  9 月23 日,2014 年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大會在上海開幕。大會上,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纜分會、上海電纜研究所評選的“中國線纜行業競爭力十強企業”公布,上上電纜榮登榜首,亨通電纜、遠東電纜等公司紛紛上榜。
  新聞觀察:
  “ 全球電線電纜行業三分天下,中國有其一”,這句話可深度概況我國電纜行業近些年突飛猛進的增長,然而7000 多家的企業規模卻因深陷產能過剩困境,在行業進入放緩期時產品質量屢屢被爆出諸多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3 年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增長速度放緩,從產量來看,僅電線電纜產品產量公里數的增長速度已降到了4.8%,這個數字已經低于我國GDP 的增長速度;2014 年上半年,電線電纜增長速度只有2.4%。
  因此,首次進行相關排名對陷入產能過剩困境的電纜行業而言意義重大,它是對行業的全面體檢,通過評比中的數據對比,可幫助我國線纜企業認識自身優勢、識別劣勢,為企業戰略制定和調整提供重要參考依據,通過競爭力的評比,更可幫助企業看到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及影響力,更好地向做強做大的企業學習。

【延伸閱讀】

標簽:

閱讀上文 >> 【2015寄語】秦海巖——構筑未來互動式電力系統
閱讀下文 >> 東方電氣斯澤夫:節能減排還要靠制造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157gl.cn/experts/show.php?itemid=25969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