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現已經形成金風科技、華銳風電和東方汽輪機三大行業領軍企業,并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而且,去年中國企業的國際排名進一步提高,華銳風電以1403兆瓦的新增裝機成為全球第七,金風科技以1132兆瓦位列第九,東方汽輪機以1053兆瓦排第十一。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海上風電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2009年3月20日,華銳風電自主研發的我國第一臺大型海上風電機組—SL3000/90型3兆瓦機組,在我國首個國家級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一次性整機安裝成功。這是目前國內單機功率最大、同時也是世界主流機型。現在首批3臺機組已順利安裝完成,整個風電場34臺機組計劃于2009年安裝完畢。此外,我國首家海上風電研發中心也在建立之中。
培育中國的“維斯塔斯”
記者:有專家認為,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正在呈“爆發式發展”,目前僅風機整機制造企業總計已超過70家。您認為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存在嚴重過熱的問題么?不少業內人士對中國風電設備制造業存在的無序發展、低水平同質化競爭現象深表憂慮。您對此怎么看?
李冶:目前我國風電機組整機企業已超過70家,零部件企業已超過200家,從表面現象看已嚴重過熱,但深入分析后會發現并非如此。風機行業競爭是低水平重復競爭,實際上風機產品滿足市場的能力和質量水平還遠遠不夠。
現在的風機市場,除華銳風電、金風科技和東方汽輪機三大行業領軍企業之外,大多數企業只形成小批量生產能力,一批進入風電領域不久的公司還僅僅處于樣機研制或測試階段。由于尚處于小批量或樣機階段,生產的機組質量還沒有度過危險期,運行存在不穩定性。可以說,在70余家整機企業中,有60家左右年產量不足10臺。
因此,產業過熱不代表產能過剩,相反,今年乃至未來兩年仍將出現質量過硬的大功率風電機組供不應求的局面。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防止出現低水平重復引進、重復建設、過度競爭。對于我國已出現的風電機組整機企業一哄而上、技術水平良莠不齊的局面,要加強引導和規范。
國家要鼓勵陸地風電場采用大功率、高效率的兆瓦級乃至3兆瓦級風電機組和技術,鼓勵海上和潮間帶風電場采用更大功率和高效的5兆瓦級風電機組,限制低效率的小功率風電機組應用以防止風能資源的浪費;同時,發出風電設備整機制造行業過熱預警,通過制訂嚴格的技術標準推動市場整合等。
同時,國家還將加強對風電裝備行業領軍企業的扶持力度,加速行業整合,形成2-3家年產量在700萬千瓦以上、技術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有潛力進入全球前3強的國內優勢骨干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國家應優先鼓勵風電行業領軍高新技術企業在主板上市融資,鼓勵它們在業內實施兼并重組,并為兼并重組提供融資渠道和資金支持,加強行業結構調整力度。
記者:目前,維斯塔斯、西班牙歌美颯、美國GEWind等國際風機制造業巨頭已紛紛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市場競爭之激烈前所未有。對于外資進入風機制造領域,國家能源局持怎樣的態度?對此有哪些相關政策措施?
李冶:近年來,國外巨頭相繼搶占中國風電設備市場,這個現象我們一直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