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瑞其能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其智
隨著國內風電設備制造水平的提升,目前機組供應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但是如何與國際接軌,邁入海外市場還是需要國內企業繼續探索的問題,其中,風電機組的質量高低是企業走向世界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國內機組質量水平與國際有多少差距?判斷標準有哪些?如何增強風電機組國際競爭力?圍繞這一話題,我刊記者采訪了山東瑞其能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其智,進行了探討。
記者:非常感謝張總接受我們《風能產業》雜志的專訪,我們這期主要來探討一下風電機組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業內有人認為中國風電機組質量與國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我想請張總從“目前我國風電機組整體質量水平”的角度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張總:謝謝!能夠共同對機組質量和國際競爭力問題進行探討,這是非常好的一次機會。在此感謝《風能產業》雜志,也借此機會向貴刊讀者問好。
目前國內可能存在這樣的看法,覺得中國風電機組質量與國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我認為我國從最初引進國外技術到現在已經充分消化了國外的技術并創新了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
怎樣判斷風電機組的優劣?瑞其能提出了判斷風電機組性能優劣的四條簡易標準,得到了國內外行業專家的認可,這四條簡易標準是:
風電機組除符合國際和使用國的在用標準以外,在同風場、同額定功率、同規格葉片的條件下:
1)切入風速越低越好;2)額定風速越低越好;3)風電機組可利用率越高越好;4)年均運維成本越低越好。只有同時具備這四項指標優勢的風電機組才是最優秀的風電機組,才能具有較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記者:請您具體說說為什么只有具備這四點的風電機組才會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張總:首先,由于切入風速是指風力發電機組開始并網發電的最低風速,所以切入風速越低,說明風電機組低風速性能越好,同等額定功率情況下,增加了機組在低風速段的發電量,就提高了機組的總發電量,給整個風場帶來的效益就越大,業主自然喜歡。
二是額定風速越低越好,有最低的切入風速和最低的額定風速,勢必會有一個每種風速下輸出功率均高的功率表現。據此生成的功率曲線,會清晰的表示出在各種相同的風速條件下,它的輸出功率最大,即同時間發電量最大,這就形成了在同一個風電場中,這樣的風電機組年可利用小時數最高,也就很容易對比出風電機組是高效還是低效的。
同條件下切入風速和額定風速最低的風電機組,是一個企業的研發水平、制造工藝水平和各種新技術應用水平的集中體現。
三是風電機組可利用率越高越好。這說明風電機組的可靠性優劣。可利用率越高,同期不停機時間越短,這是業主最希望看到的。
四是風電機組的同期運維成本越低越好。它關系到風場盈利能力,也是評價風電機組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之一。
以上四條簡易判斷風電機組優劣的標準可以概括成“高效、可靠、節省”六字,即只有達到這些要求的風電機組才能讓風電場業主的投資回報最高,因此會受到國外風場業主的青睞,從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