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于萬里戈壁之上,車窗外掠過的駱駝刺總是表現的那么高傲與無畏,無論干旱貧瘠、狂風肆虐,戈壁灘上它從容地生根發芽,長出雜亂而又犀利的枝干。不管風沙還是雨雪,它總是那么倔強,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同駱駝刺一樣,選擇大西北的萬里戈壁,同樣迎著烈日、頂風冒雪的,還有華銳風電科技(哈密)有限公司的風電建設者們。他們宛如戈壁中傲立的白楊,他們也在此伴隨著風起與風止體驗著戈壁動的狂亂與靜的肅穆。
寒冬戈壁 “搓板路”難行
2014年1月7日,華銳風電科技(西北)區域公司主管領導的帶領下,西北公司質量安全處四人組成的機組質量巡檢小組分別奔赴華能煙墩風電、華電苦水風電、大唐苦水風電的現場。此次巡檢小組的任務包括,對現場吊裝、調試完成的機組存在問題進行排查,分析查找原因,確定、劃分責任;針對安裝過程中損壞的功能部件存在的問題現場進行處理;匯總并完成排查總結報告,在基地生產裝配過程中進行全面跟蹤、檢驗,杜絕問題零部件與問題機組發運至現場,為現場后續的安裝與運行提供保障。
中午時分,汽車行駛在粗砂、礫石覆蓋的硬土層上,雖然天高地闊,艷陽高照,但停車駐足時依舊能感覺到寒冬戈壁的風在像刀一樣割著面頰。
去現場的路上沒有什么風景,加之寒冬臘月,途中竟看不到動物,能看到的永遠是一望無際的戈壁,點綴在路旁的沙生植物,沒有靈性,沒有生氣;細細聽來,如刀鋒般的寒風吹動植物發出沙沙的聲音,像是在抗爭,卻也抵不過肆虐的寒風。此時此刻,真正領會到“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的意境。
下午2時許,我們到達了此次巡檢的第一站,華能煙墩現場,領導在對小組成員進行了簡短的工作安排之后,該現場留一人進行排查,其余組員立即趕往下一個現場——華電苦水現場。
車輛緩慢行進,這里的路況用“搓衣板”來形容可謂極貼切,倘若將車速提高一些,你就會發現:車輪很容易處在離地的狀態,如果遇到較復雜一點得路況并且稍有不慎,車翻人傷的悲劇便會上演,所以大家都不惜慢行以求安全。即使行車如此的小心謹慎,在途中仍然有一個車胎爆胎,更換車胎后繼續行駛。
在我們到達目的地之后發現區區170公里路程,竟然行駛了四個多小時,不禁讓人對這樣的路況產生了些許感嘆!行駛至華電苦水現場后下車一名組員進行現場排查,剩余人員繼續趕往下一個目的地——大唐苦水現場,又是幾十公里路,又是一個多小時,依舊是相同風景,依舊是落寞與寒冬的戈壁。
生活苦、工作累、奉獻其中
盡管各業主的基礎設施已經基本修建完畢,但是水的問題任然沒有完全解決,生活用水要從很遠的地方運回生活區域,現場員工每天洗澡的愿望仍不能實現。三個現場工作環境的條件則更加惡劣,無論是吊裝的現場員工、調試員工,還是巡檢人員都必須克服現場的寒冷,平坦的戈壁沒有樹木與房屋,寒風吹過時,卻找不到一處躲避寒風的地方,塔筒里面更是如冰窖一般寒冷。
中午時分,車輛穿梭于各個機位之間,機組上人員的上上下下;升壓站與風機間人員的來來回回,人氣旺了許多;到午飯時間,人員的流動也達到了高峰,但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人多車少,人員的分布較為分散。許多人只能在各自工作的風機上面等待車輛接送才能吃上午飯,往往是12點開飯,最后吃完飯的人可能要等到下午3 點。
巡檢小組成員在各現場就位后,機組質量巡檢工作就陸續展開了。巡檢過程中發現,由于各種原因,機組產生油的滲漏,冷卻液的滲漏現象對機組的調試與維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維護人員在維護與清理過程中,往往全身均被冷卻液或油污浸濕。因為油污是很難清除,許多工作人員的工作服自己都能“站立”了。
現場維護與調試團隊三人一組,五人一隊,每一個小組就是一個小團隊,他們認真負責工作,遇到問題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調試工程師要在極寒的環境中認真排查機組電氣設備的接線、改線、機組調試。現場維護工程師需要戴著被冷卻液浸濕的手套更換著散熱器。各部門人員要人抗肩頂來更換調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零部件。此情此景不禁讓人產生一種莫名的興奮,那是對全國風電工作者的敬佩,是對風電產業未來發展的勃勃的雄心,油然生于心底,久久不能散去。
戈壁上天地之間渾黃一片 ,分不出界限,只有漫天塵土。然而,那白楊與駱駝刺為了尋找水源,把根深深扎進粗砂礫石里。這種貌不驚人的植物陪伴著同樣貌不驚人的華銳人。總有一種精神激勵著他們,激勵著與他們為伴的風電人。他們勞動著、他們奉獻著……
(作者供職于華銳風電(西北)區域公司質量安全處)